何处消除半日閒,看朱成碧夜扶还。
定知此意风尘表,能致吾曹水竹间。
孝友门阑佳子弟,承平人物旧湖山。
饮多过量成诗缓,酒醒思之亦厚颜。
何处消除半日閒,看朱成碧夜扶还。
定知此意风尘表,能致吾曹水竹间。
孝友门阑佳子弟,承平人物旧湖山。
饮多过量成诗缓,酒醒思之亦厚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拜访张子范兄弟的园林池塘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首句“何处消除半日閒”,开篇即点出诗人寻求片刻宁静的心境,寻找一处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烦恼的地方。接着“看朱成碧夜扶还”一句,以视觉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隐喻了诗人从忙碌到悠闲心境的转变,夜晚归来时,原本鲜艳的朱色已变为深沉的碧绿,仿佛时间的流转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一切。
“定知此意风尘表,能致吾曹水竹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认为只有在远离尘嚣的山水之间,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和内心的平静。这里“风尘表”指的是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吾曹”则指诗人及其朋友,强调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的“孝友门阑佳子弟,承平人物旧湖山”两句,转向对张子范兄弟及其家族的赞美,提到他们家门中子弟孝顺友爱,是和平年代的人物典范,他们的家园位于美丽的湖山之间,充满了和谐与安宁的气息。
最后,“饮多过量成诗缓,酒醒思之亦厚颜。”这两句描述了聚会时的情景,饮酒过多导致创作诗歌的速度变慢,酒醒后回想此事,诗人或许会感到些许羞愧或自嘲,但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正是生活中的小乐趣,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友情的颂扬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追求闲适生活、崇尚自然美的精神风貌。
桢干屈曲尽,兰麝氛氲消。
欲知怀炭日,正是履霜朝。
终南邻汉阙,高掌跨周京。
复此亏山岭,穹窿距帝城。
当衢启珠馆,临下构山楹。
南望穷淮溆,北眺尽沧溟。
步檐时中宿,飞阶或上征。
网户图云气,龛室画仙灵。
副君怜世网,广命萃人英。
道筵终后说,銮辔出郊坰。
云峰响流吹,松野映风旌。
睿心嘉杜若,神藻茂琳琼。
多谢先成敏,空颁后乘荣。
兔园夹池水。修竹复檀栾。不如黄山苑。
储胥与露寒。逦迤傍无界。岑崟郁上干。
上干入翠微。下趾连长薄。芳露浸紫茎。
秋风摇素萼。雁起宵未央。云间月将落。
照梁桂兮影徘徊。承露盘兮光照灼。
寿陵之街走狐兔。金卮玉碗会销铄。愿奉蒲萄花。
为君实羽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