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邻汉阙,高掌跨周京。
复此亏山岭,穹窿距帝城。
当衢启珠馆,临下构山楹。
南望穷淮溆,北眺尽沧溟。
步檐时中宿,飞阶或上征。
网户图云气,龛室画仙灵。
副君怜世网,广命萃人英。
道筵终后说,銮辔出郊坰。
云峰响流吹,松野映风旌。
睿心嘉杜若,神藻茂琳琼。
多谢先成敏,空颁后乘荣。
终南邻汉阙,高掌跨周京。
复此亏山岭,穹窿距帝城。
当衢启珠馆,临下构山楹。
南望穷淮溆,北眺尽沧溟。
步檐时中宿,飞阶或上征。
网户图云气,龛室画仙灵。
副君怜世网,广命萃人英。
道筵终后说,銮辔出郊坰。
云峰响流吹,松野映风旌。
睿心嘉杜若,神藻茂琳琼。
多谢先成敏,空颁后乘荣。
这首诗描绘了钟山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钟山的地理位置之优越,它不仅靠近汉阙,俯瞰京城,还与淮水、沧海遥相呼应,展现出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观。同时,诗中也描绘了钟山的建筑之美,珠馆、山楹等建筑在山水之间显得格外壮观。
诗人通过“步檐”、“飞阶”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钟山上的活动场景,既有日常的居住,也有远行的征途。网户、龛室的描绘则进一步丰富了钟山的文化内涵,云气、仙灵的融入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还提到钟山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昭明太子在此解讲,使得钟山更添文采。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钟山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杜若、琳琼等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机感谢昭明太子,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既描绘了自然风光,又展现了人文气息,是一首兼具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