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泊舟桃花台入妙香院》
《泊舟桃花台入妙香院》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古风

携家本避长城戍,孙子相仍住桃坞。

虽云秦暴赋可逃,后乃开通晋南渡。

当时未有神仙传,创自渊明诗五言。

祇今图画遍四海,楼台树木空苍然。

玄都亦说桃千树,梦得飘零因怨句。

未应只属羽人家,亦有因兹悟初祖。

我州那得桃花台,台下清溪转石哀。

仙耶释耶不可见,每一过之空系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táohuātáimiàoxiāngyuàn
sòng / zhàofān

xiéjiāběnchángchéngshùsūnxiāngréngzhùtáo

suīyúnqínbàotáohòunǎikāitōngjìnnán

dāngshíwèiyǒushénxiānchuánchuàngyuānmíngshīyán

zhījīnhuàbiànhǎilóutáishùkōngcāngrán

xuándōushuōtáoqiānshùmèngpiāolíngyīnyuàn

wèiyìngzhīshǔrénjiāyǒuyīnchū

zhōutáohuātáitáixiàqīngzhuǎnshíāi

xiānshìjiànměiguòzhīkōnglǎn

注释
长城戍:长城附近的驻防地。
桃坞:长满桃树的隐居之地。
秦暴:秦朝的暴政。
晋南渡:南迁到晋地。
神仙传:关于神仙的传说。
渊明:陶渊明。
图画遍四海:流传至世界各地的诗画。
空苍然:空旷而寂寥。
玄都:道教名山,此处指代仙境。
梦得:刘禹锡的字。
羽人家:隐士或修道者。
初祖:最初的教义或创始人。
桃花台:虚构的桃花源。
清溪:清澈的小溪。
仙耶释耶:指仙人或佛。
空系缆:空荡荡地系船停留。
翻译
我们全家原为躲避长城边的战事,子孙相续居住在桃林深处。
虽然秦朝苛政可以逃避,但后来还是选择南渡到晋地安居。
那时还没有关于神仙的传说,陶渊明开创了五言诗的新篇章。
如今他的诗画遍布天下,楼台树木依旧,却空留寂寥。
连玄都观也有上千棵桃树,刘禹锡漂泊不定,只因诗句中寓含哀怨。
桃树并非只属于隐士,也有人因此领悟到最初的教诲。
我们的家乡哪有桃花源?只有台下的清溪潺潺,石头上流转着哀伤。
仙人或佛的存在难以目睹,每次经过这里,只能空荡荡地系舟停靠。
鉴赏

这首宋诗《泊舟桃花台入妙香院》是赵蕃所作,描绘了诗人携家避难至桃坞的经历,以及对桃花台及其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写出了诗人逃离战乱的背景,随后提到桃坞的居住,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桃花的象征意义。诗人提及晋代南渡,暗示历史的流转,同时指出陶渊明的五言诗开创了桃花主题的文学传统。

诗中提到玄都观中的桃树,以及刘禹锡因诗句引发的漂泊感,表明桃花不仅与道教相关,也与文人的情感世界相连。诗人感叹桃花台现今虽画图遍四海,但楼台树木已空寂无华,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的落寞之情。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家乡没有桃花台,而台下的清溪流水声令人哀伤,表达了对仙佛踪迹的探寻和对超脱的向往。每次经过此地,他都会系缆停留,似乎在寻找某种精神寄托。整首诗以桃花为线索,融合了历史、自然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丰富的意蕴。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官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0)

金陵十二钗正册——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0)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富,谁知公子无缘。

(0)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0)

红楼梦十二曲——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娇奢淫荡贪欢媾。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贱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0)

金陵十二钗正册——史湘云

富贵又如何?
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