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家添得园亭,晓山时看飞云过。
拥石栽梅,疏池傍竹,剪除芜污。
更喜南墙,杏腮桃脸,含羞微露。
算莺花世界,都来十亩,规模好、何须大。
开放两眉上锁。把春前、新醅拨破。
病酒无聊,且容觞客,无多酌我。
底用歌喉,柳边自有,鸣禽相和。
逗归来,折得花枝教看,似人人么。
近家添得园亭,晓山时看飞云过。
拥石栽梅,疏池傍竹,剪除芜污。
更喜南墙,杏腮桃脸,含羞微露。
算莺花世界,都来十亩,规模好、何须大。
开放两眉上锁。把春前、新醅拨破。
病酒无聊,且容觞客,无多酌我。
底用歌喉,柳边自有,鸣禽相和。
逗归来,折得花枝教看,似人人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风光图。开篇“近家添得园亭,晓山时看飞云过”,诗人先设定了一个私家新添的园林环境,晨曦中望见远山及流动的云彩,营造出一种恬淡自在的情趣。
接着,“拥石栽梅,疏池傍竹,剪除芜污”,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园中的景象:用岩石围合着花坛栽种梅花,池塘旁边是疏朗的竹林,还有精心修剪过的环境,没有杂乱之物。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主人对园林美学的追求。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园中南墙下果树的喜爱,“更喜南墙,杏腮桃脸,含羞微露”,这里的“杏腮桃脸”形容果实饱满而有生机,正如少女般羞涩欲语。
紧接着,“算莺花世界,都来十亩,规模好、何须大。”诗人通过对比,小小园林之中也能拥有美好的景致,不需要广阔的空间。这里的“十亩”是指园林的大小,这里强调的是品质而非数量。
随后,“开放两眉上锁。把春前、新醅拨破。”诗中的“两眉上锁”意象着春天的花朵终于绽放,解开了冬日的封禁。而“把春前、新醅拨破”,则是说园中新酿的酒已经可以饮用,似乎在提醒我们要及时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诗人也表达了一种消闲的情怀,“病酒无聊,且容觞客,无多酌我。”这里透露出诗人的悠然自得,他并不急于邀请宾客来饮酒,只是偶尔地与几位知己共享园中之乐。
在最后的部分,“底用歌喉,柳边自有,鸣禽相和。逗归来,折得花枝教看,似人人么。”诗人描绘了春日里,自己悠然地在柳树旁唱歌,与自然声响和谐共鸣的景象,同时还带有一种对生活简单乐趣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画面描述,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片宁静而美丽的园林之中,体验到诗人那份超脱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