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宜天地静,三五对阶蓂。
照耀超诸夜,光芒掩众星。
影寒池更澈,露冷树销青。
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
蟾宜天地静,三五对阶蓂。
照耀超诸夜,光芒掩众星。
影寒池更澈,露冷树销青。
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夜景的画面,通过对月亮与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感受和独特的情怀。
“蟾宜天地静”一句,以蟾蜍(古代指代月亮)为喻,表达了夜深人静、月亮明净的境界。接着,“三五对阶蓂”则形象地描绘出月光洒满庭院的情景,其中“三五”可能暗示着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时的特定时刻。
“照耀超诸夜”强调了这晚上的月光异常明亮,远超过平常夜晚,而“光芒掩众星”则进一步突出了月亮与其他星辰的对比,月光如此璀璨,以至于盖过了所有星辉。
下片转向自然景物,“影寒池更澈”和“露冷树销青”描写的是清凉的月光投射在水面上,使得池塘更加清澈,同时又让树木上的露珠变得冰冷,反衬出树叶的深绿色。
最后,“枉值中秋半”可能是在表达对这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感到时间流逝太快。而“长乖宿洞庭”则是诗人希望在这宁静的夜晚,与月亮共度良宵,即便是在空旷的洞庭湖畔,也愿意独自停留。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将中秋之夜的美妙景象传达给读者。
春江骤涨,晓陌微乾,断云如梦相逐。
料应怪我频来去,似千里迢遥,伤心极目。
为楚腰、惯舞东风,芳草萋萋衬绿。燕飞独。
知是谁家箫声多事,吹咽寻常怨曲。
尽教衿袖香泥涴,君不见、扬州三生杜牧。
待泪华、暗落铜盘,甚夜西窗剪烛。
绰约人如玉。试新妆、娇黄半绿,汉宫匀注。
倚傍小栏閒凝伫,翠带风前似舞。
记洛浦、当年俦侣。
罗袜尘生香冉冉,料征鸿、微步凌波女。
惊梦断,楚江浒。春工若见应为主。
忍教都、閒亭䆳馆,冷风凄雨。
待把此花都折取,和泪连香寄与。
须信道、离情如许。
烟水茫茫斜照里,是骚人、九辨招魂处。
千古恨,与谁语。
暮天云尽远山空,夜夜西风入汉宫。
铁笛一声千古恨,月明人在女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