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应茶马·其二》
《寿应茶马·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太微一宿烛鱼凫,已奏平反课转输。

绿碾雨前舒凤爪,青镰雪外长龙颅。

班崇东壁图书府,惠畅西夷道德涂。

伫佐修壤歌六月,载铭石鼓会东都。

(0)
注释
太微:古代星官名,象征天帝居住之处。
鱼凫:古代传说中的水鸟,这里比喻明亮的烛光。
班崇:可能指代有学问或地位的人。
惠畅:可能指代传播仁德的人物。
翻译
太微星宿中的一夜烛光,如同鱼凫鸟般明亮,已经完成了平冤昭雪的工作,开始转移新的任务。
绿色的碾子在雨前研磨,像凤凰展翅,青色的镰刀在雪地之外收割,仿佛巨龙的头颅延伸。
班崇如同东部墙壁上的藏书阁,满载智慧;惠畅则如西部的道德之路,传播仁爱。
期待他在此地辅佐治理,如同六月的丰收,最终会在东都刻石铭记,庆祝这一盛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融合了天文、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元素。诗人通过对星宿的描写(“太微一宿烛鱼凫”)展现了对宇宙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天象变化的关注与敬畏。

接下来的两句(“绿碾雨前舒凤爪,青镰雪外长龙颅”)则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诗中的“绿碾”、“青镰”和“龙颅”都是对山脉、云雾或岩石的别致比喻,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

中间两句(“班崇东壁图书府,惠畅西夷道德涂”)则是对文化教育和道德修养的赞美。这里的“图书府”指的是藏书之所,而“道德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推广道德教化的重视。

最后两句(“伫佐修壤歌六月,载铭石鼓会东都”)描述了一幅集市或节庆场景。诗中的“伫佐”、“修壤”和“载铭石鼓”都在传达一个欢乐的集体活动画面,展示了古代人民生活中的一种快乐与祥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文化教育和社会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繁荣安宁的社会图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舟中瓶梅·其五

远趁银云海市光,擎将小贝出龙堂。

月明鲛女珠为泪,水冷溪姑石是郎。

似有佩遗遵汉广,欲随帆转望潇湘。

谁怜美晰来迟暮,蘋草汀洲日已黄。

(0)

朱子勷赠予墨拓瘗鹤铭喜赋

何代华阳逸,遗音瘗鹤铭。

胎禽漠然化,腕兔若为灵。

势挟云螭驾,图分山海经。

羽仙将墨客,无不掞天庭。

(0)

以诗代书呈诸公

我生澹荡本无忧,生产萧然无所求。

楚楚摊书独南阮,栖栖环辙或东丘。

床无阿堵何劳撤,路有明珠怯暗投。

同异仅存黄马论,纵横敝尽黑貂裘。

几回变态翻云鸟,只自忘机对海鸥。

岂知世事争排击,水静偏逢乱石激。

当年倾意尽江河,谁是衔恩见涓滴。

一饭今惟感漂母,百金可怪谋洴澼。

蟊贼伤苗越陌阡,射工伺影含砂砾。

莫是豪强归阘茸,奈何贫贱招仇敌。

士龙父祖人所知,司马文章空尔为。

意气必须天下士,风波翻自里中儿。

愿同知己谈深浅,不厌旁人说盛衰。

傥逢晏子鞭堪执,欲绣平原难买丝。

休言伏枥年将暮,剪拂长鸣是此时。

(0)

感遇十八首·其二

箪食奔窭人,金珠竞王公。

膻蚁还相慕,小大胡雌雄。

窃钩干国禁,三晋为周容。

得失如循环,君看塞上翁。

方悟老氏贵,栖心在虚冲。

(0)

五子咏.其三.方简讨密之.以智

简讨慷慨人,采芳自芬馥。

得时腾贾傅,失志托张禄。

醉挝渔阳鼓,悲写清商曲。

月明怀皖城,天地渺一粟。

(0)

客端州有怀寄陈元孝

客路迷芳草,江云喜近人。

良朋如好月,怅望莫相亲。

逆旅逢寒食,飞花催暮春。

东风不解恨,吹我鬓毛新。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