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来秋气满林塘,独坐閒庭过夕阳。
飒飒西风鸣晚树,萧萧残叶落东墙。
闭门自喜红尘远,顾影偏宜白发长。
谁有凌霜真节操,岁寒不使后凋伤。
日来秋气满林塘,独坐閒庭过夕阳。
飒飒西风鸣晚树,萧萧残叶落东墙。
闭门自喜红尘远,顾影偏宜白发长。
谁有凌霜真节操,岁寒不使后凋伤。
这首清代林氏的《秋夜独坐》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静谧画面。首句“日来秋气满林塘”点明了季节,渲染出浓郁的秋意,满溢在林间池塘,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寂寥。诗人独自坐在空闲的庭院中,欣赏着夕阳西下,"独坐閒庭过夕阳"表达了孤独而闲适的心境。
接下来两句“飒飒西风鸣晚树,萧萧残叶落东墙”,通过描绘西风摇动晚树,落叶飘零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凄凉与寂静。诗人闭门自守,远离尘世喧嚣,感到一丝自得,“闭门自喜红尘远”,反映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顾影偏宜白发长”一句,诗人看着自己斑白的头发,感叹岁月流逝,增添了人生的沧桑感。最后一句“谁有凌霜真节操,岁寒不使后凋伤”,诗人以霜中傲骨自比,表达出坚韧不屈的人格操守,即使在严寒的冬季,也不愿凋零,寓意着诗人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坚韧的人格魅力。
重重山外,苒苒流光,又是残冬时节。
小园幽径,池边楼畔,翠木嫩条春别。
纤蕊轻苞,粉萼染、猩猩鲜血。
乍几日,好景和风,次第一齐催发。天然香艳殊绝。
比双成皎皎,倍增芳洁。
去年因遇东归使,指远恨、意曾攀折。
岂谓浮云,终不放、满枝明月。
但叹息,时饮金钟,更绕丛丛繁雪。
赵国林亭二百年,绿苔如毯葛如烟。
闲期竹色摇霜看,醉惜松声枕月眠。
出树圭峰寒压坐,入篱沙濑碧流天。
明知富贵非身物,莫为金章堕地仙。
行行独出故关迟,南望千山无尽期。
见舞巴童应暂笑,闻歌蜀道又堪悲。
孤城晚闭清江上,匹马寒嘶白露时。
别后此心君自见,山中何事不相思。
绿琴制自桐孙枝,十年窗下无人知。
清声不与众乐杂,所以屈受尘埃欺。
七弦脆断虫丝朽,辨别不曾逢好手。
琴声若似琵琶声,卖与时人应已久。
玉徽冷落无光彩,堪恨钟期不相待。
凤啭吟幽鹤舞时,撚弄铮摐声亦在。
向曾守贫贫不彻,贱价与人人不别。
前回忍泪却收来,泣向秋风两条血。
乃知凡俗难可名,轻者却重重者轻。
真龙不圣土龙圣,凤皇哑舌鸱枭鸣。
何殊此琴哀怨苦,寂寞沈埋在幽户。
万重山水不肯听,俗耳乐闻人打鼓。
知君立身待分义,驱喝风雷在平地。
一生从事不因人,健步窣云皆自致。
不辞重拂弦上尘,市廛不买多谗人。
莫辞憔悴与买取,为君一曲号青春。
《琴歌》【唐·赵抟】绿琴制自桐孙枝,十年窗下无人知。清声不与众乐杂,所以屈受尘埃欺。七弦脆断虫丝朽,辨别不曾逢好手。琴声若似琵琶声,卖与时人应已久。玉徽冷落无光彩,堪恨钟期不相待。凤啭吟幽鹤舞时,撚弄铮摐声亦在。向曾守贫贫不彻,贱价与人人不别。前回忍泪却收来,泣向秋风两条血。乃知凡俗难可名,轻者却重重者轻。真龙不圣土龙圣,凤皇哑舌鸱枭鸣。何殊此琴哀怨苦,寂寞沈埋在幽户。万重山水不肯听,俗耳乐闻人打鼓。知君立身待分义,驱喝风雷在平地。一生从事不因人,健步窣云皆自致。不辞重拂弦上尘,市廛不买多谗人。莫辞憔悴与买取,为君一曲号青春。
https://shici.929r.com/shici/HIp56V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