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吴矜霸略,讲武在深宫。
尽出娇娥辈,先观上将风。
挥戈罗袖卷,擐甲汗装红。
轻笑分旗下,含羞入队中。
鼓停行未整,刑举令方崇。
自可威邻国,何劳骋战功。
强吴矜霸略,讲武在深宫。
尽出娇娥辈,先观上将风。
挥戈罗袖卷,擐甲汗装红。
轻笑分旗下,含羞入队中。
鼓停行未整,刑举令方崇。
自可威邻国,何劳骋战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深宫中进行的军事训练或演习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武装力量的展示和士兵训练的描述,展现了当时吴国(可能指的是南朝的吴国)的强大军力和严谨的军事纪律。
“强吴矜霸略”一句直接点出了吴国的强势及其对外扩张的策略。接下来的“讲武在深宫”则暗示了这一场面发生在宫廷内部,可能是皇帝亲自检阅或训练士兵。
诗人通过“尽出娇娥辈,先观上将风”两句,传达了一种从年轻的士兵到经验丰富的将领都参与其中的情形。这不仅展示了军队的整体实力,也反映了对军事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重视。
“挥戈罗袖卷,擐甲汗装红”生动地描绘了士兵训练中的激烈场面。他们挥舞着武器,穿戴着沉重的盔甲,汗水浸透了衣甲,呈现出一幅紧张而又热烈的画面。
“轻笑分旗下,含羞入队中”这两句则展示了一种较为和缓的情绪。士兵们在训练结束后,可能因为某种成就或奖励而感到高兴,从而展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之情。
最后,“鼓停行未整,刑举令方崇”说明了训练尚未完全结束,军队的纪律仍然是严格的。"自可威邻国,何劳骋战功"则总结性地表达出,通过这样的军事训练和展示,足以震慑邻国,无需再去追求更多的战争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吴国强盛的作品,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军事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描绘能力。
虫有撺梭子,头腹俱锐长。
绿衣而绛里,飞跃低踉蹡。
名我固甚善,所愧无筐箱。
维天有南箕,不可以簸扬。
微虫人强名,此岂彼窃攘。
秋田蚱蜢横,暗野如飞蝗。
索索浅草中,不倚两股强。
类中最善类,霜露死其常。
呜呼王封君,心事鬼出没。
驱山截长江,化作云水窟。
旱火六月天,万栋挂龙骨。
萧条一祠宇,像设何髣髴。
破屋夜见星,漏雨湿衫笏。
杯酒谢车篝,兹事恐亦忽。
我闻古先王,报施必称物。
矧今崇佛宫,民力殆欲屈。
岂无制作手,一为起荒茀。
李侯仁贤资,抚字良矻矻。
可但清似冰,方看健如鹘。
沉迹千载后,行且见披拂。
阴功世易忘,远虑俗多咈。
勉哉君毋迟,斯民久已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