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抚诗笺感昔贤,墨痕满目意凄然。
金瓜事惨洪熙世,木校身危正统年。
指鹿朝廷谁直道,多鱼将帅竟生还。
诸生亦见何蕃辈,肯为孤臣伏阙前。
每抚诗笺感昔贤,墨痕满目意凄然。
金瓜事惨洪熙世,木校身危正统年。
指鹿朝廷谁直道,多鱼将帅竟生还。
诸生亦见何蕃辈,肯为孤臣伏阙前。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永瑆对明朝李时勉诗笺的题跋。诗中表达了对前贤李时勉的敬仰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感慨。首句“每抚诗笺感昔贤”直接点出对李时勉的怀念,次句“墨痕满目意凄然”则通过墨迹的痕迹引发对历史沧桑的哀伤。
“金瓜事惨洪熙世,木校身危正统年”两句,提及了明朝两个时期的历史事件:洪熙年间可能是指明仁宗朱高炽的统治,而“木校身危”暗指正统年间(明代宗朱祁钰)李时勉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的往事,显示出对时勉忠诚与勇气的赞赏。
“指鹿朝廷谁直道”一句,借指李时勉敢于在朝廷上坚持真理,但又暗示那个时代的黑暗,无人敢直言。“多鱼将帅竟生还”则表达了对李时勉虽遭贬谪但仍能幸存的意外之喜。
最后,“诸生亦见何蕃辈,肯为孤臣伏阙前”是对后世读书人能否如李时勉一样坚守道义,为正义挺身而出的期待和呼唤。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反思。
岭南之山诞彩禽,锦霞闪电缕织金。
山鸡小文不足伍,尝思凤凰相追寻。
九苞五彩未敢拟,威容璀璨神气钦。
离群屏俗自矜护,人间物色羞垂顾。
叹息岩阿藏不深,网罗一旦文章误。
雄飞振振终莫驯,晨曦照影金光吐。
天成杰性难委蛇,清风延颈迟云路。
珠膏玉屑弗忍餐,区区饮食何劳哺。
余闻雌伏道家谋,曷不依徊学顺柔。
牢笼无计辞君去,羽毛蹇落易生秋。
长淮东走入海流,淮阳城北黄云秋。
中有奇士李条侯,少年意气凌沧洲。
读书喜学万人敌,击剑常从侠少游。
下车但揖朱亥辈,入坐不乏陈遵俦。
西泠吴生与余善,自言曾识李生面。
纵酒每登南昌亭,走马时过下邳县。
方今四海无风尘,遣君半世居贫贱。
干将未拭华阴土,已有光芒中夜见。
李生有父寿且康,莱衣鸠杖同徜徉。
李生有弟不可当,精采奕奕神飞扬。
安车蒲轮会有时,且调甘旨娱高堂。
三山宫阙在咫尺,坐看沧海鸣枯桑。
怜余夙昔事章句,三十年来少知遇。
生平愿得肝胆交,路傍扰扰安足数。
浮云不蔽长淮路,渺望淮南丛桂树。
他年结客丰沛间,握手登堂拜生父。
《赠淮上李条侯兼寿其尊人》【清·魏允楠】长淮东走入海流,淮阳城北黄云秋。中有奇士李条侯,少年意气凌沧洲。读书喜学万人敌,击剑常从侠少游。下车但揖朱亥辈,入坐不乏陈遵俦。西泠吴生与余善,自言曾识李生面。纵酒每登南昌亭,走马时过下邳县。方今四海无风尘,遣君半世居贫贱。干将未拭华阴土,已有光芒中夜见。李生有父寿且康,莱衣鸠杖同徜徉。李生有弟不可当,精采奕奕神飞扬。安车蒲轮会有时,且调甘旨娱高堂。三山宫阙在咫尺,坐看沧海鸣枯桑。怜余夙昔事章句,三十年来少知遇。生平愿得肝胆交,路傍扰扰安足数。浮云不蔽长淮路,渺望淮南丛桂树。他年结客丰沛间,握手登堂拜生父。
https://shici.929r.com/shici/yquUwx3y.html
朔风滔滔竹林晚,水光酒光尝在眼。
水声挟寒不入窗,岸折桥痕霜色浅。
天低暮急翠袖轻,十指动摇随舌转。
冰霜戛戛最初声,老弦咨嗟恨不明。
调摺柱移意何快,岂堪独自孤舟听。
舟中之人人欲绝,繁音将尽意不歇。
衣巾夜染空翠深,字字落指如何捻。
一杯一曲逆残更,一人一影弄烟月。
红烛失剪乌啼昏,梦霁香寻憾如脱。
诸兄固是醉乡籍,觞政忽弛酒无则。
江风湖雪载满船,笑谈如逢燕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