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
却恐鱼之乐,庄生未必知。
□□□□□,□□□□池。
却恐鱼之乐,庄生未必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哲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记杂画》。从提供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一幅画作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和宇宙的一种超脱与洞察。
"□□□□□,□□□□池。却恐鱼之乐,庄生未必知。"
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副生动的景象:一处幽静的水塘边,或许是一幅画中的场景,其中有潺潺流水和悠然游弋的鱼儿。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引出了对“庄生”的思考。“庄生”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周,他以其超脱世俗、逍遥法的思想而著名。诗中提到“却恐鱼之乐,庄生未必知”,表达了诗人对于庄子的哲学的一种质疑和思考:即便是如庄子那样的哲学家,对于生命中的简单快乐,如同池塘里悠然自得的鱼,也可能不完全理解。
总体来说,这段诗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了对于人生、宇宙和知识边界的一种深刻思考。它展示了宋代文学中常见的哲理性和对生命本质的探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批判态度。
泾原非远略,韩范各名卿。
地尽三秦国,身当万里城。
指麾沙漠静,谈笑铁山轻。
报国心如日,忧民病若酲。
终军材冠世,汲黯直知名。
风雪随车骑,鹰鹯起旆旌。
年年战频衄,事事泪堪横。
会刷苍生耻,重看铸剑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