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发虹梁门,暝投渔矶路。
春水半篙绿,褰裳不可渡。
溪深烟复深,遥遥辨庭树。
旦发虹梁门,暝投渔矶路。
春水半篙绿,褰裳不可渡。
溪深烟复深,遥遥辨庭树。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日里行经城南江边的情景。首句“旦发虹梁门”点明了出发的时间与地点,晨光初照,从虹梁门出发,充满了旅途的期待与新奇。接着,“暝投渔矶路”则描述了日暮时分,旅人选择在江边的渔矶停留歇息,暗示了旅途的劳顿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春水半篙绿”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江水的清澈与生机勃勃,半篙之水,绿意盎然,既渲染了自然之美,也映衬出旅人心境的愉悦。然而,“褰裳不可渡”却在美景之中添了几分无奈与挑战,旅人想要涉水而过,却因水深难测而止步,这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未知旅途的谨慎。
“溪深烟复深,遥遥辨庭树”则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象,溪流深邃,烟雾缭绕,远处的庭树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感。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含了旅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或许是对未来的憧憬,或许是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旅人的行旅经历与内心感受融入自然景色之中,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治平时。暂垂帘,佑圣子、解危疑。坐安天下逾岁。
厌避万机。退处宸闱。殿开庆养,志入希夷。
扶皓日,浴咸池。看神孙、抚御千载,重雍累熙。
四方钦仰洪慈。
阴德远,仁功积,欢养罄九域,礼无违。事难期。
乘霞去,乍睹升仙,诰下九围。
泣血涟如,更鸾车、动春晚、雾暗翠旗。路指嵩伊。
薤歌凤吹。悠扬逐风悲。珠殿悄,网尘垂。
空坐湿,罔极吾皇孝思。镂玉写音徽。
彤管炜,青编纪,宁更羡周雅,播声诗。
云中小儿吹金管,向晚因风一川满。
塞北云高心已悲,城南木落肠堪断。
忆昔魏家都此方,凉风观前朝百王。
千门晓映山川色,双阙遥连日月光。
举杯称寿永相保,日夕歌钟彻清昊。
将军汗马百战场,天子射兽五原草。
寂寞金舆去不归,陵上黄尘满路飞。
河边不语伤流水,川上含情叹落晖。
此时独立无所见,日暮寒风吹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