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程材地,江苏大雅邦。
元龟要清正,藻鉴辨淳厖。
莫负风檐昔,为求琼树双。
菁莪勤乐育,济济引鸿庞。
学校程材地,江苏大雅邦。
元龟要清正,藻鉴辨淳厖。
莫负风檐昔,为求琼树双。
菁莪勤乐育,济济引鸿庞。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赐江苏学政李因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学政的期望。
首句“学校程材地”,以“学校”为“程材地”,形象地描绘了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接着,“江苏大雅邦”一句,赞美了江苏地区在文化教育上的高雅与繁荣。
“元龟要清正,藻鉴辨淳厖”两句,以“元龟”象征国家的栋梁之才,强调了人才应具备的清正品质;“藻鉴”则比喻鉴别人才的能力,希望能够分辨出真正的优秀人才,避免混淆。
“莫负风檐昔,为求琼树双”表达了对过去教育成就的肯定,并寄望于未来能培养出一对杰出的人才,如同琼树般珍贵。
最后,“菁莪勤乐育,济济引鸿庞”以“菁莪”比喻教育事业,强调了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济济”形容人才众多,而“引鸿庞”则是希望这些人才能够引领社会的发展,成为国家的栋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对教育的崇高敬意和对人才的深切期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