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枫叶林中色,试较春风枝上花。
千点乱飞仍似雨,一堤掩映欲成霞。
水边朱户秋烟暝,山外丹梯晚照斜。
却笑东皇虽有意,不如青女著铅华。
霜天枫叶林中色,试较春风枝上花。
千点乱飞仍似雨,一堤掩映欲成霞。
水边朱户秋烟暝,山外丹梯晚照斜。
却笑东皇虽有意,不如青女著铅华。
这首诗描绘了霜天枫叶与春花的对比之美,以及自然景色的生动与变幻。首句“霜天枫叶林中色”,以“霜天”为背景,渲染出一片冷艳而深沉的氛围,枫叶在这样的环境中展现出不同于春天的色彩,别有一番风味。接着,“试较春风枝上花”,将霜天枫叶与春风中的花朵进行对比,突出两者在季节和气质上的差异。
“千点乱飞仍似雨,一堤掩映欲成霞”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霜叶随风飘落的情景,既像细雨轻洒,又仿佛霞光映照,展现出霜叶独特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变化。
“水边朱户秋烟暝,山外丹梯晚照斜”则转而描写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水边的朱红色门户在秋日的烟雾中显得格外幽静,山外的丹梯(可能指山间小径)在夕阳的斜照下更显红艳,两处景象相互映衬,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和情感的深度。
最后,“却笑东皇虽有意,不如青女著铅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东皇,古代神话中的春神,此处借指春天的生机与美丽;青女,则是传说中的霜神,象征着霜雪之美的女神。诗人认为,虽然春天充满生机,但霜雪之美同样令人赞叹,甚至更胜一筹。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霜天枫叶与春花的对比,以及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和深情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季节更替的哲思。
楚山黄落洞庭波,背却鸡人问钓蓑。
归思甚于三峡壮,才名空自十年多。
曩游记得青灯在,后会愁如白发何。
我更有怀言不尽,故将短韵代长歌。
不缘多病遽怀安,阅尽人间万事难。
谩以笑谈分楚汉,竟将功业付萧韩。
眼底时光,奈老来、如何奈得秋何。
黄叶最多情,天分付、凉意一声先做。
是处著露莎蛩,也酸吟相和。
新雁想,飞到故都徘徊,未忍轻过。往事是堪唾。
红枣信、烽折尽任他。
湖山桂香自好,笙歌舫、沈沈醉也谁拖。
可怜瘦月凄凉,把兴亡看破。
如今□,但留下满城□,西风悲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