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街羸马有何荣,寂寞繁华两不成。
破懒始知经有味,送眠微觉酒多情。
腮毛未老随霜换,肺病无根见腊生。
收拾閒烟与閒水,凭将筠管作干城。
空街羸马有何荣,寂寞繁华两不成。
破懒始知经有味,送眠微觉酒多情。
腮毛未老随霜换,肺病无根见腊生。
收拾閒烟与閒水,凭将筠管作干城。
这首《閒居(其二)》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
首句“空街羸马有何荣”,以空旷的街道和疲惫的马匹为背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马匹在空荡的街道上行走,既没有荣耀可言,也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这象征着诗人生活的平凡与寂寥。
接着,“寂寞繁华两不成”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身处繁华都市之中,但内心的寂寞感却无法被外在的热闹所填满;另一方面,他渴望逃离繁华,追求内心的宁静,却又难以割舍世俗的诱惑。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思考。
“破懒始知经有味,送眠微觉酒多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书籍和酒精的依赖。通过阅读,他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而酒则成为他暂时逃避现实、寻求放松的手段。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普遍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腮毛未老随霜换,肺病无根见腊生”描绘了诗人身体状况的变化。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鬓角开始变白,如同秋霜覆盖;而肺病的困扰,则让他在寒冷的冬季更加痛苦。这两句既是对个人身体状况的描述,也是对时光无情、生命脆弱的感慨。
最后,“收拾閒烟与閒水,凭将筠管作干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他希望能在闲暇之余,亲近自然,寻找灵感,用竹管(即笔)作为抵御外界纷扰的“城墙”,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这一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艺术创造的渴望。
综上所述,《閒居(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我、自然和艺术的独到见解,以及在繁华与寂寞、物质与精神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间气产奇兽,不与百兽同。
视人不视面,洞然见心胸。
角端盈尺不乱触,英风凛凛奸回肃。
古来朝著重台臣,绘绣昂昂耸冠服。
台臣从古真有谁,莽恭府笑能先知。
知之不明安敢触,触之不力徒尔为。
倚行台,观粉壁,几人对此无惭惕。
呜呼使兽如有知,十中八九不敢逼,况易以之供服饰。
船开趁南风,亦有北风日。
天风自靡常,逆顺变倏忽。
扁舟波浪深,帆樯碇柁繂。
一物苟不牢,顺风亦有失。
三老向我言,自少舟为室。
彭蠡及洞庭,往来岁六七。
逢时不甘迟,背时不贪疾。
等閒理吾舟,劳勚难殚述。
弊者图维新,疏者思以密。
樯高不尽帆,楫健宁竭术。
未雨愁阴霾,在通虑浅窒。
持此数十年,恒获济川吉。
今人浑靠天,自治却草率。
南风笑嘻嘻,北风嗟郁郁。
争先与怨迟,二者递惊怵。
值浅竭篙力,力尽志亦屈。
得风满张帆,帆朽舟亦卼。
结发事江湖,白首靡一失。
小大事则殊,至理亮仿佛。
我闻顿拊髀,理到言且质。
因之制行藏,何往不自逸。
饶谁身外名,进我杯中物。
醉来揭孤篷,傲睨天地阔。
逆顺吾不知,迟速安暇恤。
孤兴寄青山,匡庐遥崒嵂。
《江上与舟师言》【明·苏葵】船开趁南风,亦有北风日。天风自靡常,逆顺变倏忽。扁舟波浪深,帆樯碇柁繂。一物苟不牢,顺风亦有失。三老向我言,自少舟为室。彭蠡及洞庭,往来岁六七。逢时不甘迟,背时不贪疾。等閒理吾舟,劳勚难殚述。弊者图维新,疏者思以密。樯高不尽帆,楫健宁竭术。未雨愁阴霾,在通虑浅窒。持此数十年,恒获济川吉。今人浑靠天,自治却草率。南风笑嘻嘻,北风嗟郁郁。争先与怨迟,二者递惊怵。值浅竭篙力,力尽志亦屈。得风满张帆,帆朽舟亦卼。结发事江湖,白首靡一失。小大事则殊,至理亮仿佛。我闻顿拊髀,理到言且质。因之制行藏,何往不自逸。饶谁身外名,进我杯中物。醉来揭孤篷,傲睨天地阔。逆顺吾不知,迟速安暇恤。孤兴寄青山,匡庐遥崒嵂。
https://shici.929r.com/shici/nMshMTG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