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柝声微舟待发,村鸡啼寂雁初翔。
冲堤乱水疑崩峡,酿雪云天似大荒。
海旭含山生远赤,城芜接野变深黄。
孤篷有客真无赖,襆被寒灯昨梦乡。
戍柝声微舟待发,村鸡啼寂雁初翔。
冲堤乱水疑崩峡,酿雪云天似大荒。
海旭含山生远赤,城芜接野变深黄。
孤篷有客真无赖,襆被寒灯昨梦乡。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从长安镇出发时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画面感。
首联“戍柝声微舟待发,村鸡啼寂雁初翔”,以微弱的戍楼更鼓声和寂静中鸡鸣声起笔,营造出清晨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描绘出大雁刚刚开始飞翔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清晨的动态美。
颔联“冲堤乱水疑崩峡,酿雪云天似大荒”,通过“冲堤”、“乱水”、“疑崩峡”等词,形象地描绘了水流湍急、似乎要冲垮河堤的场景,同时将天空中的云层比作即将下雪的预兆,又以“大荒”形容广阔无垠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辽阔思绪。
颈联“海旭含山生远赤,城芜接野变深黄”,以“海旭”比喻太阳初升,给远处的山峦染上了一抹深红,而“城芜接野变深黄”则描绘了城市与田野相连处,一片金黄色的景象,色彩对比鲜明,富有层次感,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秋日晨景图。
尾联“孤篷有客真无赖,襆被寒灯昨梦乡”,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独自乘船出行的旅人,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寒夜的灯光下,诗人仿佛回到了昨日的梦境之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对家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与变化,也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对旅途的感慨,也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