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天王颂圣明,老臣犹幸赐馀生。
曾怜傀儡空翻影,却笑樗蒲尽踏坑。
万事止堪供一醉,千秋原不问三旌。
心长发短身能健,且向沧浪咏濯缨。
稽首天王颂圣明,老臣犹幸赐馀生。
曾怜傀儡空翻影,却笑樗蒲尽踏坑。
万事止堪供一醉,千秋原不问三旌。
心长发短身能健,且向沧浪咏濯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名为《同人区季方以少司徒还里赋此讯之》。诗中表达了对天子的颂扬与感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首联“稽首天王颂圣明,老臣犹幸赐馀生”,诗人以谦卑的姿态向天子表达敬意,并庆幸自己还能在晚年得到恩赐,得以安享余生。这一句既体现了对权力者的尊重,也透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颔联“曾怜傀儡空翻影,却笑樗蒲尽踏坑”,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世间的种种角色比作傀儡和樗蒲(一种赌博游戏),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权力和利益面前的盲目追逐和虚幻的追求。通过“怜”和“笑”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人性弱点的讽刺与无奈。
颈联“万事止堪供一醉,千秋原不问三旌”,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认为,在世事变幻无常中,唯有酒可以暂时忘却烦恼,而历史长河中,功名利禄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必过分追求。这一联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尾联“心长发短身能健,且向沧浪咏濯缨”,诗人以自嘲的方式,描述了自己虽年岁已高,但心志依然坚韧,身体也保持健康。他选择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通过吟唱来洗涤心灵的尘埃。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也寄托了他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由、淡泊和超脱的追求。
低云不断风仍急,细雨无声晚更稠。
千里思君常在眼,黄昏天意自春愁。
草草春盘,那敢赋、丝青玉白。
湘波动、雁怀归思,柳催行色。
冻逐寒梢残雪解,暖随野烧轻烟入。
举人间、无物不光辉,东皇德。莺燕报,朱门客。
乌兔老,红尘役。羡翠轺多暇,彩花新出。
捧日东城行应制,去天只隔城南尺。
趁五更、桦烛向端闱,班常伯。
轻云暮卷,望澄空如水,千里一碧。
菱镜冰悬,桂轮玉碾,喜见中原秋色。
老蟾炯炯无翳,阅尽尘寰今昔。
堪恨处,度霓裳曾到,长生宫阙。坐客。休叹息。
看此清光,天岂限南北。
便好乘风,为持玉斧,修取山河如一。
西湖旧时花草,会遣孀娥重识。
从今去,举太平玩事,长如今夕。
一种孤荄,四出清芬,半秋始花。
只些儿肌骨,才逾一芥,许多韵度,迥压群葩。
得雨相催,随风所到,较七里山樊尤远些。
纷纷辈,笑渠侬桃李,徒竞春华。试容老子婆娑。
恍身在广寒仙子家。
任殷勤唤酒,恣从君赏,徘徊待月,剩向人夸。
我有家林,旧栽岩壑,得归去相延方是佳。
姑先约,拼共横船玉,教堕巾纱。
怅浮生、俯仰迹成空,依然此江山。
对秋容如画,天长雁度,水阔鸥闲。
追游未甘老态,凭酒借红颜。
归骑斜阳外,柳老荷残。
幸对黄花时节,喜宾朋晤语,烽火平安。
仅风巾一笑,名尚满人寰。
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
姑聊尔,招呼楚调,慰藉南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