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六艺学,妙处端不朽。
诸生用其短,颇复凿户牖。
譬如学捧心,初不悟己丑。
玉石恐俱焚,公为区别不。
荆公六艺学,妙处端不朽。
诸生用其短,颇复凿户牖。
譬如学捧心,初不悟己丑。
玉石恐俱焚,公为区别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他以对王荆公(王安石)的六艺学识进行赞扬,并借此批评后人未能领悟其精华,反而模仿有误。诗中提到“荆公六艺学,妙处端不朽”,赞赏王安石在学术上的深厚造诣,认为其学问精深,经久不衰。接着,“诸生用其短,颇复凿户牖”指出后辈学子未能正确运用这些学问,反而像捧心自比,不知其丑陋。诗人担心这种模仿可能导致玉石俱焚,暗示需要有辨别力,才能真正学到精髓,即“玉石恐俱焚,公为区别不”。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对比赞美与批评,表达了对学术传承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