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二》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二》全文
宋 / 释道昌   形式: 偈颂

高揖释迦,不拜弥勒,吃棒趁出犹费力,滴水冰生知未知,抛砖引玉有人识。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道昌所作的《颂古五十七首》中的第二十二首。诗人以独特的禅宗语言表达了自己的修行态度和对佛法的理解。

"高揖释迦,不拜弥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两大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的敬意,他选择向释迦牟尼行高礼而不跪拜弥勒,暗示了他对佛法精髓的独特追求,可能意味着更注重个人悟性而非形式上的膜拜。

"吃棒趁出犹费力",这里的“吃棒”是禅宗中的一种苦修方式,通过接受师父的杖责来磨砺心性。诗人说即使经历这样的苦修也感到吃力,表明他的修行之路并非轻松,而是充满了挑战和艰辛。

"滴水冰生知未知",这句寓言式地描述了修行过程中的顿悟,如同滴水虽微,却能冻结成冰,暗示着佛法的微妙与深远,即使是微小的领悟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变化。

"抛砖引玉有人识",诗人以“抛砖引玉”自比,表示自己只是提出浅显的观点,希望能引发他人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他相信自己的言论虽然朴素,但其中蕴含的智慧是值得人们去发掘和认识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以及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期待。

作者介绍

释道昌
朝代:宋

释道昌(一○八九~一一七一),号月堂,又号佛行,俗姓吴。霅之宝溪(今浙江吴兴)人。年十三祝发,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悟彻。于是以遍参为志,游淮楚湖湘间,依长灵卓、保宁玑、圆悟勤诸大宗师。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俾掌藏为众说法。又补穹窿瑞光,迁育王。高宗建炎中退席。绍兴初居间中大吉,徙秀峰龟山,移金陵蒋山,奉旨擢径山灵隐。三十一年(一一六一),退藏灵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四),主临安府净慈寺。七年卒,年八十三。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猜你喜欢

晏斋余自名也故常以榜自随乃以名厅事之东偏厅之后旧有一室面对竹余山居富此物亦以竹隐名对此竹而有思于山中故以思隐名之思隐之东又辟屋丈许连以为斋乞名于张君伯永为名曰容斋并作三绝志其事焉·其三

容膝徒知取易安,容君数百又何宽。

若人问我名斋义,两语从渠作么看。

(0)

祝游子泉刘叔通二家孤寡

贫贱可余置,死生无彼抛。

遗书曾不博,斗粟与枝巢。

(0)

城下道中二首·其一

瓦室人家茅屋边,瓦囷亦与草囷连。

池塘过雨尚浮浊,杨柳新栽已带烟。

(0)

雨后二绝句·其一

疾风吹雨过前溪,留得馀凉在竹扉。

为我拂床仍置席,今朝梦稳故山归。

(0)

范参政自建康得资政宫祠六诗寄呈·其六

我梦石湖堂上书,烟云鸥鸟不关渠。

奥篇隐帙诚难了,辞愿一鸱开锁鱼。

(0)

奉寄斯远兼属文鼎处州子永提属五首·其五

闻道当年五色裘,飘然又入帝王州。

烦君一为问行李,早晚遣诗相报投。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