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爱禅房静,频来有句酬。
上方三径远,古树半庭幽。
为问锡缁客,何如支远流。
离尘吾未逮,到此一淹留。
夙爱禅房静,频来有句酬。
上方三径远,古树半庭幽。
为问锡缁客,何如支远流。
离尘吾未逮,到此一淹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禅房的喜爱与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房的静谧与古朴之美。首联“夙爱禅房静,频来有句酬”表达了诗人对禅房的深厚情感和频繁造访,以诗歌回应禅房的静谧氛围。颔联“上方三径远,古树半庭幽”则通过“三径远”和“古树半庭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意境。颈联“为问锡缁客,何如支远流”以问询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如何达到禅者般超脱尘世境界的思考与追求。尾联“离尘吾未逮,到此一淹留”则点明了诗人虽未能完全脱离尘世的束缚,但已在此地停留,享受着心灵的宁静与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禅房的自然景观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超脱尘世的深刻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精神境界的探索与追求。
上元佳节,正一轮西步,天渠飞跃。
素魄当空澄湛湛,独现寒光无着。
皓彩乾坤,无私遍照,万古无瑕膜。
浑如宝鉴,莹然悬向寥廓。
姑射绛阙琼楼,群仙赴会,云坠停鸾鹤。
瑞气祥烟笼宝殿,金碧霞辉交错。
烂醉蟠桃,彩云归去,殊袂飘香络。
嵩山遥对,烂银盘里期约。
短衣瘦马,望楚天空阔,碧云林杪。
野水孤城斜日里,犹忆那回曾到。
古木鸦啼,纸灰风起,飞入淮阴庙。
椎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何处漂母荒坟,清明落日,肠断王孙草。
鸟尽弓藏成底事,百事不如归好。
半夜钟声,五更鸡唱,南北行人老。
道傍杨柳,青青春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