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显宁偶书二首·其一》
《冬日显宁偶书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山舟不肯留,白发日夜益。

晓窥青铜光,乃觉朱颜失。

故人半凋零,行吟百忧集。

旧山天尽头,岁晏衰眼力。

高枕此山泉,比兴复何日。

百年暗相惊,奔忙如瞬息。

乔松亦已尘,仙术无烦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首句“山舟不肯留”,以舟行于山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接着,“白发日夜益”、“朱颜失”、“故人半凋零”、“行吟百忧集”等句子,细腻地刻画出时光对人的摧残和世事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人事变迁的深深忧虑。

“旧山天尽头,岁晏衰眼力”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伤的情绪,将个人的衰老与时间的无情联系起来,暗示着生命的终点终将到来。而“高枕此山泉,比兴复何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于现实的寄托。

最后,“百年暗相惊,奔忙如瞬息”揭示了人生的匆忙与短暂,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宝贵。“乔松亦已尘,仙术无烦乞”则以乔松的凋零比喻人生的终结,暗示了即使追求长生不老也是徒劳,最终还是要面对生命的自然规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无常人生时的无奈与渴望。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二萧莹

花动仪容玉润颜。温柔袅娜趁清闲。

盈盈醉眼横秋水,淡淡蛾眉抹远山。

膏雨霁,晓风寒。一枝红杏拆朱阑。

天台迥失刘郎路,因忆前缘到世间。

(0)

和田家·其四

茅舍围围护刺笆,寂寥无处著纷挐。

斜阳急趁牛羊下,社酒招邀三两家。

(0)

湖中曲

长眉柳叶交青条,玉花娇面垂云髫。

湖波蓝色春寥寥,大堤新曲干银霄。

翠丝络马金袅腰,香风随步烟飞飘。

芳亭深杳传金貂,一笑嫣然轻百绡。

欢娱未了日晷短,城鼓咿咿续复断。

鸣鞭夜月入鸡关,碧山皎皎水潺潺。

(0)

避暑溪上

不堪蜗舍暑如炊,何处清幽可杖藜。

未约客须先觅酒,要寻凉必去临溪。

撑船访洞林间港,坐石吟风柳下堤。

晚网得鱼似湖白,銮刀鲙玉捣香齑。

(0)

酹江月/念奴娇·其二丙午螺川

飘流踪迹,趁春来、还趁春光归去。

九十韶华能几许,著意留他不住。

趱柳催花,摧红长翠,多少风和雨。

蜂闲蝶怨,尽凭枝上莺语。

归棹去去难留,桃花浪暖,绿涨迷津浦。

回首重城天样远,人在重城深处。

惜别愁分,凝暗有泪,总寄阳关句。

不堪肠断,恨随江水东注。

(0)

浣溪沙·其一王晋卿筵上作

风急花飞昼掩门。一帘残雨滴黄昏。

便无离恨也销魂。

翠被任熏终不暖,玉杯慵举几番温。

个般情事与谁论。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