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猎罢卧锦红,解鞍休骑荒碛中。
苍驹騧骆六十匹,隐谷映坡分尾鬉。
九驼五牛羊颇倍,沙草晚牧生寒风。
贵贱小大指五百,执作意态皆不同。
二鹰在臂二鹰架,骏犬当对宁争功。
毡庐鼎列帐幕拥,鼓角未吹惊塞鸿。
土山高高置烽燧,毛囊贮获闲刀弓。
水泉在侧挹其上,长河杳杳流无穷。
素纨六幅笔何巧,胡瑰尽妙谁能通。
今日都城有别识,别识共许刘元忠。
单于猎罢卧锦红,解鞍休骑荒碛中。
苍驹騧骆六十匹,隐谷映坡分尾鬉。
九驼五牛羊颇倍,沙草晚牧生寒风。
贵贱小大指五百,执作意态皆不同。
二鹰在臂二鹰架,骏犬当对宁争功。
毡庐鼎列帐幕拥,鼓角未吹惊塞鸿。
土山高高置烽燧,毛囊贮获闲刀弓。
水泉在侧挹其上,长河杳杳流无穷。
素纨六幅笔何巧,胡瑰尽妙谁能通。
今日都城有别识,别识共许刘元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元忠示胡人下程图》,描绘了边疆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和艺术才能。首句“单于猎罢卧锦红”展现了单于狩猎后的奢华,接下来通过“苍驹騧骆六十匹”描绘了壮观的马群,以及“九驼五牛羊颇倍”展现丰富的畜牧业。诗人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活动,如“执作意态皆不同”,反映出他们的个性和技艺。
画面中还有“二鹰在臂二鹰架”、“骏犬当对宁争功”的生动细节,展示了游牧民族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猎鹰和猎犬的训练。诗人通过“毡庐鼎列帐幕拥”描绘了营地的布置,而“鼓角未吹惊塞鸿”则渲染出宁静的气氛。
最后,诗人赞美了胡人的艺术才华,“素纨六幅笔何巧,胡瑰尽妙谁能通”,对他们精湛的手工艺表示惊叹。结尾处,诗人以“今日都城有别识,别识共许刘元忠”表达对刘元忠的认可,认为他的作品能让人在都城中也能感受到胡人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草原生活的粗犷豪放,又体现了胡人文化的细腻与精致,体现了梅尧臣对异域风情的欣赏和对艺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