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鳞贵幽沈,迅翮当上征。
伊抱孱陋质,俯仰难为情。
进趋既匪任,退武复怀惊。
念往感多变,顾始愧将倾。
兹焉幸返旧,游息在柴荆。
谷行晨晻暧,岭眺夕澄明。
红泉演绿涧,碧磴披丹英。
时升烟霞表,恍若凌长清。
素心自昭旷,外物徒纷荣。
愿同战胜者,弄化保嘉贞。
潜鳞贵幽沈,迅翮当上征。
伊抱孱陋质,俯仰难为情。
进趋既匪任,退武复怀惊。
念往感多变,顾始愧将倾。
兹焉幸返旧,游息在柴荆。
谷行晨晻暧,岭眺夕澄明。
红泉演绿涧,碧磴披丹英。
时升烟霞表,恍若凌长清。
素心自昭旷,外物徒纷荣。
愿同战胜者,弄化保嘉贞。
此诗《初辞长洲县庠》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生活与心境。
首句“潜鳞贵幽沈,迅翮当上征”以鱼儿深藏水底象征内心的宁静与高洁,而鸟儿疾飞则象征着追求功名的急切。诗人以鱼鸟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着,“伊抱孱陋质,俯仰难为情”两句,诗人自谦自己的才能平庸,面对官场的复杂情境感到无所适从,流露出对官场的无奈与不满。
“进趋既匪任,退武复怀惊”表明诗人对于仕途的进退两难,既不适应官场的权谋斗争,又担心辞官后的生计问题,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念往感多变,顾始愧将倾”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既有对过往经历的感慨,也有对未来可能遭遇困境的担忧。
“兹焉幸返旧,游息在柴荆”表达诗人对回归田园生活的渴望与满足,希望能在简朴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安宁。
“谷行晨晻暧,岭眺夕澄明”描绘了诗人归隐后清晨山谷中的朦胧景象和傍晚山岭上的清晰景色,寓含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内心的平静。
“红泉演绿涧,碧磴披丹英”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红泉在绿涧中流淌,碧绿的石阶上点缀着鲜艳的花朵,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之美。
“时升烟霞表,恍若凌长清”写诗人偶尔登高望远,仿佛置身于清静的仙境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素心自昭旷,外物徒纷荣”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豁达,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平静,而非外界的繁华与荣耀。
最后,“愿同战胜者,弄化保嘉贞”表达了诗人希望与那些能够战胜困难、保持高尚节操的人为伍,共同享受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田园生活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内心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刘郎初度随春到,尚记彩衣春立。
又上夫人千岁寿,相望不争旬日。
琴瑟仪刑,山河态度,长是春风识。
都将和气,蒸成满院红白。
我被五斗红陈,三升官酒,驱到郪城北。
解后相逢同一笑,此会几年难觅。
宝蜡烧春,花光缟夜,未放觥筹急。
天然真乐,傥来知是疣物。
黄君求我古诚州,求之不得还西游。
所求易予胡不予,渠家自弄庄生舟。
庄生传之贾太傅,便将死生同浮休。
我家舟子与渠别,中孚之象刚包柔。
仰山俯泽乘巽木,藏离伏坎含坤牛。
中间至虚若无物,实理备具非空浮。
此在太玄首黄宫,其于参同居中洲。
会通古今贯微显,上下天地同周流。
人将百年等浮沤,我以千载为春秋。
我言似大而非夸,人人皆有不自求。
黄君不信谓予赫,我自姬孔君庄周。
平生苏太史,清姿秀球琅。
异时玉堂对,历历汉兴亡。
直作根本虑,不怀弃捐伤。
脩名望蓬岛,轶轨抹扶桑。
中道忽回薄,饮马以相羊。
昔为同年友,今为同舍郎。
不肯三日别,况各天一方。
我乞汉嘉绶,君怀庐陵章。
我无百何阙,君亦千里翔。
怀贤慨时事,百忧结中肠。
愿言保嘉猷,不愧欧公乡。
前期戒宾从,再候苏长公。
晨炊马亦秣,宿载车既董。
飞廉何方来,横出云半空。
便将龙井泉,换却西湖风。
公非閟清境,乃似开其逢。
烟柳夹大堤,拳荷点清穹。
水涵乱云白,露湿残照红。
不是我辈人,此味谁与同。
神閒等喧寂,意适无西东。
观鱼滋有发,归骑春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