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其四》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其四》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御前百戏许都陈,灯市繁华五夜春。

綵队行行分次第,一回歌舞一回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元宵节午门观灯的盛况,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与宫廷文化气息。

首句“御前百戏许都陈”,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活动的规模,皇宫之前,百种戏剧表演汇聚一堂,场面宏大,引人入胜。这里的“百戏”泛指各种艺术表演,包括但不限于戏曲、杂技、舞蹈等,展现了宫廷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高雅性。

第二句“灯市繁华五夜春”,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灯市,即元宵节期间专门设置的灯会,五夜春则暗示了从傍晚至深夜,整个夜晚都被灯火辉煌所照亮,仿佛春天般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新春的期待。

接下来,“綵队行行分次第”,描述了表演队伍有序地行进,每队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和排列顺序,展现了组织的严谨与艺术的精致。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文化展示,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秩序与美感的追求。

最后一句“一回歌舞一回新”,总结了整场活动的特点——每一次的歌舞表演都是全新的,没有重复。这既是对表演者创新精神的赞扬,也是对观众新鲜感的保证,让人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不断变化与进步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明代元宵节午门观灯的壮观景象,不仅展现了当时宫廷文化的繁荣,也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杨梅

五月果初熟,枝头鹤顶丹。

欲知甘冷好,千颗荐冰盘。

(0)

宫词·其一

自负婵娟入内家,谁知辇下即天涯。

子夫不属平阳地,那得君王载后车。

(0)

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

天南树树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怜。

南海祠前十馀树,祝融旌节花中驻。

烛龙衔出似金盘,火凤巢来成绛羽。

收香一一立花须,吐绶纷纷饮花乳。

参天古干争盘拿,花时无叶何纷葩。

白缀枝枝蝴蝶茧,红烧朵朵芙蓉砂。

受命炎州丽无匹,太阳烈气成嘉实。

扶桑久已摧为薪,独有此花擎日出。

高高交映波罗东,雨露曾分扶荔宫。

扶持赤帝南溟上,吐纳丹心大火中。

二月花开三月叶,半天飞落人争接。

东风乱剪猩红绒,儿女拾来柔可摺。

正及春祠百谷王,神灵不使马蹄蹀。

还怜飞絮白如霜,织为緤布作衣裳。

银钗叩罢双铜鼓,岁岁看花水殿旁。

(0)

冲冲

日月行天高,日月行天深。

高深亿万古,敛之一寸心。

冲冲坐盘石,璧树落秋子。

欲涉九疑山,风吹白云起。

玉壶满清露,可以沐九州。

缥缈桂林西,《霓裳》歌未休。

(0)

赋水木清华亭

中流泛兰枻,望彼嘉树林。

落日荡野水,浮云生夕阴。

游鱼恋芳藻,好鸟鸣幽岑。

为乐恐易老,吾将脱朝簪。

(0)

枕上口占三首·其三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故人只有桃花在,惆怅无情一夜风。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