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登泰山,一览群山小。
人于天地间,俯视万象表。
春游眺崇冈,挟策千林杪。
四面天风吹,万派江河绕。
漠漠岩际云,嘤嘤谷中鸟。
而我于此时,独立观众妙。
况复闻清香,心源欣自了。
夫子登泰山,一览群山小。
人于天地间,俯视万象表。
春游眺崇冈,挟策千林杪。
四面天风吹,万派江河绕。
漠漠岩际云,嘤嘤谷中鸟。
而我于此时,独立观众妙。
况复闻清香,心源欣自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春天登临象山之巅,俯瞰万物的壮丽景象。诗中的“夫子”形象代表了这位学者,他站在高处,以一种超然的姿态,观察着自然界的万千变化。诗人通过“一览群山小”、“俯视万象表”等词句,展现了登高望远的开阔视野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接着,诗人具体描述了春天登山的情景:“春游眺崇冈,挟策千林杪。”春日里,学者携带着书卷,漫步在高耸的山冈之上,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随着视角的转换,“四面天风吹,万派江河绕”,四周被清风环绕,脚下是蜿蜒流淌的江河,这种景象既壮观又宁静,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诗中还描绘了山间的云雾缭绕和山谷中鸟儿的鸣叫,这些自然元素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层次感。“漠漠岩际云,嘤嘤谷中鸟”,云雾在岩石间弥漫,鸟鸣在山谷中回响,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一时刻的独特感受:“而我于此时,独立观众妙。”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独自站立,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同时,他还提到了“况复闻清香,心源欣自了”,这不仅是对自然香气的赞美,更是对自己心灵得到净化和满足的喜悦之情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景。
古越古为山水府,篁竹菁菁无啸聚。
耕田凿井各有为,文物衣冠比邹鲁。
玄风已散茫茫然,几回沧海成桑田。
眼前飞走杂枭獍,草木憔悴愁无天。
君来推谳洗烦毒,画帘不动风肃肃。
荆花脱洒春攸扬,一奁清透湖天绿。
赤子欣欣行大道,拍手争歌君政好。
明月冷浸甘棠阴,光风碧长圜扉草。
三载考绩鹰脱韝,解鞍出买江上舟。
黄童白叟不可留,山风惨淡江风愁。
十里长亭正花柳,绿波翻动蒲萄酒。
玉笙吹切蓬莱云,西去青山如马走。
知君住处好神仙,洞庭赤壁浮紫烟。
武昌樊口最幽绝,东坡曾为留五年。
君今归去荣画锦,水色山光缘席枕。
我亦欲写岩壑图,挂君高堂对君饮。
《送吴瑞卿归武昌》【元·王冕】古越古为山水府,篁竹菁菁无啸聚。耕田凿井各有为,文物衣冠比邹鲁。玄风已散茫茫然,几回沧海成桑田。眼前飞走杂枭獍,草木憔悴愁无天。君来推谳洗烦毒,画帘不动风肃肃。荆花脱洒春攸扬,一奁清透湖天绿。赤子欣欣行大道,拍手争歌君政好。明月冷浸甘棠阴,光风碧长圜扉草。三载考绩鹰脱韝,解鞍出买江上舟。黄童白叟不可留,山风惨淡江风愁。十里长亭正花柳,绿波翻动蒲萄酒。玉笙吹切蓬莱云,西去青山如马走。知君住处好神仙,洞庭赤壁浮紫烟。武昌樊口最幽绝,东坡曾为留五年。君今归去荣画锦,水色山光缘席枕。我亦欲写岩壑图,挂君高堂对君饮。
https://shici.929r.com/shici/FVdeIdew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