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君池东十丛菊,不爱君池南万竿竹。
爱君帘下唱歌人,色似芙蓉声似玉。
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杀君。
不爱君池东十丛菊,不爱君池南万竿竹。
爱君帘下唱歌人,色似芙蓉声似玉。
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杀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醉题沈子明壁》。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以及对亲近的人情感的深厚。
"不爱君池东十丛菊,不爱君池南万竿竹。"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冷淡态度,十丛菊花和万竿竹子都不能引起他的兴趣。这里的“君”字可能是对某个特定人物的称呼,或者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强调自己的情感偏好。
"爱君帘下唱歌人,色似芙蓉声似玉。"
这两句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对一个唱歌女子的喜爱。这位女子不仅外貌如同美丽的荷花(芙蓉),且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精致的玉器发出的声音。
"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杀君。"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阳关三叠》这首曲子(或诗)的喜爱,并且认为如果他的朋友沈子明听到这曲子,也会因为其美妙而感到忧伤甚至于“愁杀”。这里的“阳关”可能指的是古代边塞将士离别时所唱的《阳关三叠》,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乐曲。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独特审美,以及他对亲近之人的深厚情感。同时,这也反映出白居易擅长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
京华一云别,瞥若纷飞翼。
遥遥南中道,念子无消息。
岁徂寒暑变,日落风雨黑。
讵知万里魂,能达君子侧。
篇章烦见示,触目见古色。
浏浏清濑鸣,擢擢朱弦直。
指擿发隽语,要我以终极。
大质多浑成,至宝去雕饰。
晤语忽复竟,惊起谢良德。
音徽犹若闻,转盼已难即。
怅怅牵垂帷,仰睇梁月色。
何由托归鸿,附此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