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晴望远霭,万里冷然御风。
为问烟霞洞口,何如鸡犬云中。
千山晴望远霭,万里冷然御风。
为问烟霞洞口,何如鸡犬云中。
此诗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壮丽与幽静,通过对比千山晴望与万里御风的辽阔景象,以及对烟霞洞口与鸡犬云中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千山晴望远霭”,以“千山”展现山峦连绵不绝的壮观,而“晴望远霭”则描绘了在晴朗天气下,远处山峦笼罩在轻柔雾气之中的朦胧美,营造了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
次句“万里冷然御风”,将视角拉远至更为广阔的天地,用“万里”形容空间的辽阔,“冷然御风”则暗示了风的清凉与自由,仿佛人在风中翱翔,体验着无拘无束的自在感。
后两句“为问烟霞洞口,何如鸡犬云中”,转而想象烟霞缭绕的洞府与云中鸡犬的生活情景,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烟霞洞口象征着远离尘嚣的仙境,而鸡犬云中则可能是对仙界生活的浪漫想象,两者都充满了神秘与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多样性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东南云雾,向何处投竿,且还拥絮。岸帻临江浦。
久人倦空斋,书抛花屿。
过日无聊,敢浪说、扬雄油素。
赖消愁、研涤琉璃,自写羊城佳句。
岁时迁,风景暮,想借庑焦林,马樱开处。
觞咏花间路。空惆怅而今,文通别赋。
布帽蒙头,恐负却、欧阳知遇。
但梦绕、长乐钟声,三匝龙楼烟树。
玉露筛凉,银河泻暑,卧看双星历历。
难得良宵,预贺天孙七夕。
劈鲜新、菱角鸡头,抵多少、霞觞琼液。
对清尊、各唱新词,不羡黄九秦七。
人生欢会无多,看秋花秋草,凋零颜色。
物已如斯,苦费思量何益。
梧桐叶、萧瑟三更,蟋蟀声、凄凉四壁。
听臣语、公等休愁,且同倾一石。
萱草含烟,榴花迎日,逢君驻马江头。
记黄梅雨歇,小月如钩。
缓步高台把酒,谈笑坐、中夜难休。
轻离别,人分千里,梦隔三秋。悠悠。
壮心空热,惜多才司马,词赋淹留。
念看残青镜,倚遍朱楼。
忽接鱼中尺素,临风望,泪点盈眸。
休相问、春愁如海,怕更言愁。
漏沉沉、是何仙眷,并无密约轻赴。
似曾相识春风面,缘底朦胧如许。浑不语。
趁身未分明,尽有销魂处。惺忪细步。
忽刬地风生,鬓云缭乱,莫为柘枝舞。天台路。
已分崎岖多阻。傍来那敢匆遽。
悄蹑芳踪苔径滑,刚把玉清遮住。推绣户。
怎到手浓欢,又逐惊鸿去。良朋三五。
拚耐着痴心,墙头架底,后夜再延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