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含烟,榴花迎日,逢君驻马江头。
记黄梅雨歇,小月如钩。
缓步高台把酒,谈笑坐、中夜难休。
轻离别,人分千里,梦隔三秋。悠悠。
壮心空热,惜多才司马,词赋淹留。
念看残青镜,倚遍朱楼。
忽接鱼中尺素,临风望,泪点盈眸。
休相问、春愁如海,怕更言愁。
萱草含烟,榴花迎日,逢君驻马江头。
记黄梅雨歇,小月如钩。
缓步高台把酒,谈笑坐、中夜难休。
轻离别,人分千里,梦隔三秋。悠悠。
壮心空热,惜多才司马,词赋淹留。
念看残青镜,倚遍朱楼。
忽接鱼中尺素,临风望,泪点盈眸。
休相问、春愁如海,怕更言愁。
此诗《凤凰台上忆吹箫·答椒峰见寄》由清代诗人汪懋麟所作。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与友人的离别之痛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萱草含烟,榴花迎日”,以萱草和榴花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萱草在烟雾中含蓄,榴花在阳光下热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逢君驻马江头”一句,点明了与友人的相遇地点,江边的场景更加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记黄梅雨歇,小月如钩”两句,通过回忆黄梅时节的细雨和如钩的小月,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凄美景象。接下来,“缓步高台把酒,谈笑坐、中夜难休”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时光,以及深夜仍不愿分别的情景,表现出深厚的情谊。
“轻离别,人分千里,梦隔三秋”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诗人想象着与友人天各一方,只能在梦中相见,时间仿佛被拉长了三秋之久,情感真挚而深沉。
“悠悠。壮心空热,惜多才司马,词赋淹留”几句,诗人感叹自己虽有壮志,却因才华未展而滞留,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与期待。
“念看残青镜,倚遍朱楼”两句,通过镜子和高楼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友人在远方,独自倚靠在朱红色的楼阁上,对着残破的铜镜,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
“忽接鱼中尺素,临风望,泪点盈眸”四句,写诗人突然收到友人寄来的书信,站在风中凝望,泪水不禁盈满眼眶。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收到友人消息时的激动与感动。
最后,“休相问、春愁如海,怕更言愁”两句,诗人劝慰友人不必再问自己的心情,因为心中的愁绪如同大海般深邃,只怕再多说一句“愁”字,愁绪会更加浓重。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离别后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