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岸非岸,即物离物。因地果生,为波罗蜜。
- 鉴赏
这首诗《波罗》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其内容深邃,富有哲理,以“波罗蜜”为核心,探讨了存在与虚无、岸与非岸、物与非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是岸非岸,即物离物”,开篇便提出了对岸与物的思考。岸,在这里象征着存在的边界或界限,而“非岸”则暗示着超越了这些界限,进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存在状态。即物离物,则是在说事物本身与它所处的环境、与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这种思考方式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和“万物一体”的思想。
“因地果生,为波罗蜜”,进一步阐述了因果律与修行的关联。“因地”指的是因缘条件,“果生”则是指结果的产生。这里的“因地”不仅仅是指物理上的条件,更包含了心灵、道德、精神等层面的因素。而“波罗蜜”在佛教中通常指达到彼岸、解脱苦难的修行路径或最终目标。这句话意味着通过正确的因缘(即正确的修行和行为)可以达到解脱的彼岸,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奥秘,引导读者思考存在的本质、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真正的自由与和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孤鹤行
沈子赠我此孤鹤,长颈翛翛瘦躯阁。
羽翼摧伤色惨阻,野性似不堪羁缚。
向人惊掷犹未驯,掩抑知渠意非乐。
时窥只影立清沼,应有遐心思碧落。
整翼欲舞还复休,引颈将鸣更中却。
竹下羞同燕雀群,日长独向莓苔啄。
老夫平生甚爱此,顾玩时时不嫌数。
焚香鼓琴日与俦,主如老夫亦不恶。
我家园亭白日静,水石幽森俨林壑。
尘嚣纷华不汝干,似此岂不堪栖托。
老夫惜汝亦良至,汝独漠然无领略。
罗罼悬空万里悲,鸾凤似有三山约。
风尘扰扰羽毛短,云霄阴阴天路邈。
迟尔三年长养成,任子去去翔寥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