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赠我此孤鹤,长颈翛翛瘦躯阁。
羽翼摧伤色惨阻,野性似不堪羁缚。
向人惊掷犹未驯,掩抑知渠意非乐。
时窥只影立清沼,应有遐心思碧落。
整翼欲舞还复休,引颈将鸣更中却。
竹下羞同燕雀群,日长独向莓苔啄。
老夫平生甚爱此,顾玩时时不嫌数。
焚香鼓琴日与俦,主如老夫亦不恶。
我家园亭白日静,水石幽森俨林壑。
尘嚣纷华不汝干,似此岂不堪栖托。
老夫惜汝亦良至,汝独漠然无领略。
罗罼悬空万里悲,鸾凤似有三山约。
风尘扰扰羽毛短,云霄阴阴天路邈。
迟尔三年长养成,任子去去翔寥廓。
沈子赠我此孤鹤,长颈翛翛瘦躯阁。
羽翼摧伤色惨阻,野性似不堪羁缚。
向人惊掷犹未驯,掩抑知渠意非乐。
时窥只影立清沼,应有遐心思碧落。
整翼欲舞还复休,引颈将鸣更中却。
竹下羞同燕雀群,日长独向莓苔啄。
老夫平生甚爱此,顾玩时时不嫌数。
焚香鼓琴日与俦,主如老夫亦不恶。
我家园亭白日静,水石幽森俨林壑。
尘嚣纷华不汝干,似此岂不堪栖托。
老夫惜汝亦良至,汝独漠然无领略。
罗罼悬空万里悲,鸾凤似有三山约。
风尘扰扰羽毛短,云霄阴阴天路邈。
迟尔三年长养成,任子去去翔寥廓。
这首《孤鹤行》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对一只孤鹤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性格和命运。孤鹤的形象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不仅是一只鸟儿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诗中,孤鹤被描绘为一只长颈、瘦躯、羽翼摧伤、色阻、野性难以羁绊的鸟。它在人前虽有惊飞之态,但仍未完全驯服,似乎心中藏着深深的忧郁与哀愁。孤鹤时而窥视着自己的倒影在清澈的池塘中,仿佛在思考着遥远的碧落,那可能是它向往的自由之地。它整装欲舞却又停歇,引颈欲鸣却又中止,这微妙的动作和心理状态,表现了孤鹤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孤鹤不愿与燕雀为伍,独自在莓苔间觅食,这不仅是对孤独生活的描述,也暗示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诗人对孤鹤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他每日焚香鼓琴,与之相伴,甚至将其视为知己。诗人的家园亭静,水石幽深,与世隔绝,正是孤鹤理想的栖息之所。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孤鹤命运的担忧。它虽有飞翔的渴望,却受限于短小的羽毛和遥远的天路。诗人希望孤鹤能经过三年的成长,最终能够翱翔于广阔的天空,实现其自由的梦想。这种对孤鹤未来的美好期待,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孤鹤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高洁品质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切感受。孙承恩以细腻的笔触,将孤鹤的命运与个人的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这首《孤鹤行》成为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春风荡林梢,晴光散虚亭。
好鸟鸣间关,慰我幽居情。
景物日以佳,岂不怀友朋。
顾兹咫尺间,如何寡逢迎。
怡情一尊酒,安得君同倾。
况乃衰病馀,坦然息心兵。
种彼溪上竹,碧阴满窗棂。
老去尚勤读,夜坐宜短檠。
承君寄佳章,一览尘思清。
何当来沧洲,共结沙鸥盟。
昔尔先君子,卓荦有清识。
芳怀薄兰茝,高谊重金石。
赋命何蹇屯,乃为屡空迫。
一官在庠序,老大亦无益。
今春我西来,相见叙畴昔。
共游西湖滨,竟日随杖策。
晓云楚山青,夜月吴水白。
重来今始秋,乃有死生隔。
子幸继高风,深慰我凄恻。
云胡谈论间,亦复叹穷塞。
怀哉骐骥姿,万里汗方赤。
终当踏康衢,未必困衔勒。
愿子加自脩,文业嗣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