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其三题上卢桥》
《清平乐·其三题上卢桥》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0)
注释
不管:不许。
更著:再加上。
陵谷:高山深谷。
市朝:人口聚集的都市。
耕桑:田地。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翻译
清澈的溪流欢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碍。方圆十里的一片小平原。就坐落在青山与溪流的环抱之中。
茫茫今古,曾经发生过多少次沧桑陵谷的变迁,许多昔日繁华兴旺的都市,后来却变成种植庄稼的田野。这个地方的山川形势不比寻常,莫非也曾经历过某种小小的盛衰兴废么!
鉴赏

这首《清平乐·其三》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描绘了上卢桥附近的自然景色和历史变迁。"清溪奔快"四字生动展现了溪流的湍急,"不管青山碍"则写出溪水不畏阻碍,自由流淌的气势。接着,词人以"千里盘盘平世界"形容大地在溪山的映衬下显得开阔平坦。

"更著溪山襟带"进一步强调了山水之美,仿佛溪流与山峦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衣带,环绕着这片土地。词人笔锋一转,"古今陵谷茫茫"暗示了岁月流转,昔日的山陵谷地如今已变得苍茫无际,反映出历史的沧桑。

"市朝往往耕桑"描绘了农村景象,繁华的市集和农耕生活交织在一起,显示出生活的宁静与富庶。最后,词人感慨"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认为此地地理位置优越,似乎经历过一些小小的兴衰变迁,寓含着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融合了山水田园的美景与历史的沧桑感,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热爱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丙辰除夕

天涯滞客当穷纪,绿酒灯前意不欢。

中岁流年偏觉易,后时行路转教难。

梦惊故国重云远,影伴空山积雪寒。

可叹雄心随白发,向人羞作卧龙看。

(0)

无题五首·其一

云仪冉冉朝日,碧韵娟娟晚风。

几重雾障遥隔,一道星河暗通。

(0)

酒次与吴文学

对酒无言兴尽还,豆花棚下有青山。

明朝欲钓鲈鱼去,君若来时恐未闲。

(0)

除夕袁中郎县斋守岁

江左平畴白浪遥,赁舂空寓伯通桥。

蓬门岁计羞藜糁,花县春情惜柳条。

梳发镜中霜易輠,寄愁天上雪难消。

流光不为浮生住,挑尽寒灯夜倍迢。

(0)

西夏凯歌四首·其三

捷书朝报夏酋平,十万狂倭夕胆惊。

闻说九重方赫怒,东边莫筑受降城。

(0)

答王大吉自武林北上

新诗字字比琼瑶,池上相过破寂寥。

微雨不消吴市暑,疏松如带浙江潮。

吹笙尚忆前身事,结袜空思往哲遥。

京洛故人如问讯,梁鸿犹住伯通桥。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