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君杜鹃花,发当杜鹃时。
朱袍照白日,光彩生路岐。
自比青鼠爪,中心如乱丝。
丝乱复不理,况复远别离。
倾觞恨不深,立马恨不迟。
千山从此隔,三岁或前期。
尔后各寄书,空识满纸辞。
非如笑言乐,但有牵怀悲。
念昔苏与李,徘徊问何之。
拟君杜鹃花,发当杜鹃时。
朱袍照白日,光彩生路岐。
自比青鼠爪,中心如乱丝。
丝乱复不理,况复远别离。
倾觞恨不深,立马恨不迟。
千山从此隔,三岁或前期。
尔后各寄书,空识满纸辞。
非如笑言乐,但有牵怀悲。
念昔苏与李,徘徊问何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再送正仲》,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杜鹃花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和思念之情。首句“拟君杜鹃花,发当杜鹃时”将友人比作杜鹃花,在杜鹃花开的季节盛开,寓意友情的热烈和适时。接下来的“朱袍照白日,光彩生路岐”形容友人的服饰鲜艳,如同照亮道路的光芒,暗示其前程似锦。
诗人进一步比喻自己的心情,“自比青鼠爪,中心如乱丝”,表达内心的纷乱和对友人的牵挂。他遗憾不能更深地倾诉离愁,“倾觞恨不深,立马恨不迟”,希望时间能停留,让离别变得不那么痛苦。接着,诗人预想未来长久的分离,“千山从此隔,三岁或前期”,以及只能通过书信传递思念的无奈,“尔后各寄书,空识满纸辞”。
最后,诗人感叹这并非欢乐的告别,而是充满了牵挂和悲伤,“非如笑言乐,但有牵怀悲”。他回忆起昔日苏轼与李白的友情,不禁感慨万分,“念昔苏与李,徘徊问何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厚谊。
鸿爪前尘,鸭头新涨,樟亭潮落时候。
画鹢冲波,凉蟾出海,天水空明如昼。
莫道闲花月,似赤壁、当年还又。
羽衣此日翩翩,玉人应共携手。
休恨秋风去久,看镜里青娥,照人依旧。
万古圆期,一江幽梦,忍唱晓风杨柳。
重问鸥盟处,可省识、诗稿黄九。
浪迹归来,醉怀何限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