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度东湖》
《雨中度东湖》全文
宋 / 袁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宿霭埋山未肯收,晚风吹雨湿衣裘。

渔舠一叶烟波里,添我胸中万斛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dōng
sòng / yuánxiè

宿máishānwèikěnshōuwǎnfēngchuī湿shīqiú

dāoyāntiānxiōngzhōngwànchóu

注释
宿霭:夜晚的雾气。
埋:笼罩。
山:山峦。
未肯收:尚未消散。
晚风:夜晚的风。
吹雨:夹带着雨水。
湿衣裘:打湿衣物。
渔舠:小渔船。
一叶:一片。
烟波里:在烟波中。
添:增添。
胸中:心中。
万斛愁:无尽的忧愁。
翻译
夜晚的雾气笼罩着山峦尚未消散,晚风夹带着雨水打湿了我的衣物。
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一叶小舟孤独摇曳,它似乎为我增添了无尽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夜晚雨中的景色,诗人袁燮在宋代的东湖边度过。"宿霭埋山未肯收",形象地写出浓重的暮霭如同沉睡的云雾般笼罩着山峦,不愿散去,营造出压抑而阴郁的氛围。"晚风吹雨湿衣裘",进一步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场景,诗人独自在雨中行走,衣衫尽湿,感受到寒冷和孤独。

"渔舠一叶烟波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叶孤舟,在茫茫烟波中摇曳,暗示了生活的漂泊不定和内心的孤寂。最后,"添我胸中万斛愁",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仿佛这风雨和孤舟又加重了他的万千忧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风雨时的落寞心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袁燮
朝代:宋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
猜你喜欢

浪淘沙慢·其二九月下旬,西山之战,两军伤亡,过当客有述其惨状者。复次清真韵

战血洒,仙坛恨结,绀露零碛。断骴侵苔废绿。

阴磷罥水漾碧。映冷月、寒芜新骨白。

向夕听、铃铎钟鱼。

带步虚、幽怨似邻笛,愁黯四山色。脉脉。

我怀问取仙释。问千劫成毁,何匆遽、人世都如客。

如电光沤影,云飞无迹。醉生梦死。

自宽为志士,忧来翻窄。双泪向同情倾泻。

真哀乐、旷代靡隔。等胞与、无情便路陌。

有情底,便有冤亲,怅恨极、伤今吊古难终拍。

(0)

甘州

记疏林霜堕蕲门秋,高谈四筵惊。

击珊瑚欲碎,长歌裂石,分取狂名。

短梦依依同话,风雨客窗灯。

一醉江湖老,人似春星。

蓦上长安旧路,怅春来王粲,还赋离亭。

唤天涯绿遍,今夜子规声。

待攀取垂杨寄远,怕杨花比客更飘零。

凄凉调,向琵琶声里,唱彻幽并。

(0)

和黄龙清老三首·其一

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

深密伽陀枯战笔,真诚相见问何如。

(0)

忆江南.寒月四首.二

寒月迥,凝望属天涯。

剑吐蓉光三尺冷,弓垂蟾影半轮斜。豪气动悲笳。

回首处,幂历杳平沙。

雪窖遥天迷雁宇,琼楼暗影奈妖蟆。双鬓冷霜华。

(0)

如梦令.题画

棋谱半盘打就。独与银釭厮守。

侍女去煎茶,蓦地梨云梦透。醒否。醒否。

夜静秋寒灯瘦。

(0)

春晖

昨夜一花飞,今朝一骑归。

归飞如有约,辛苦是春晖。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