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忽疑秋,高楼坐风雨。
为问楼前江,剑化昔何处。
剑化千年不重回,沧江万里东南开。
孤帆澹荡没远天,白鸟悠悠天际来。
翛然一啸动思君,千山万壑生晴云。
长夏忽疑秋,高楼坐风雨。
为问楼前江,剑化昔何处。
剑化千年不重回,沧江万里东南开。
孤帆澹荡没远天,白鸟悠悠天际来。
翛然一啸动思君,千山万壑生晴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思绪万千的情景。首句“长夏忽疑秋,高楼坐风雨”以夏末秋初的季节变化,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仿佛在炎热的夏季中感受到了秋风的凉意,坐在高楼之上,独享着风雨的洗礼。接下来,“为问楼前江,剑化昔何处”则引出了对历史的追忆,似乎在询问那江边曾经发生的剑化之谜,将历史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
“剑化千年不重回,沧江万里东南开”两句,通过“剑化”这一传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沧江的辽阔与东流不息,象征着历史的长河和生命的无尽循环。而“孤帆澹荡没远天,白鸟悠悠天际来”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孤舟在浩瀚的江面上漂浮,白鸟在天际自由飞翔,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宁静之美。
最后,“翛然一啸动思君,千山万壑生晴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念之情,一声悠长的啸声,不仅触动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也引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千山万壑间,晴云飘渺,更添了几分诗意与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楚江长流对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
临溪插石盘老根,苔色青苍山雨痕。
高枝闹叶鸟不度,半掩白云朝与暮。
香殿萧条转密阴,花龛滴沥垂清露。
闻道偏多越水头,烟生霁敛使人愁。
月明忽忆湘川夜,猿叫还思鄂渚秋。
看君幽霭几千丈,寂寞穷山今遇赏。
亦知钟梵报黄昏,犹卧禅床恋奇响。
有木名水柽,远望青童童。
根株非劲挺,柯叶多蒙笼。
彩翠色如柏,鳞皴皮似松。
为同松柏类,得列嘉树中。
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
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
柔芳甚杨柳,早落先梧桐。
惟有一堪赏,中心无蠹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