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庵秋夕》
《山庵秋夕》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山晚下樵牧,秋声生夜长。

精庐脱尘想,倦枕惬新凉。

万里一筇在,百年双鬓苍。

定知閒有味,不必醉为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ānqiū
sòng / sūnyìngshí

shānwǎnxiàqiáoqiūshēngshēngcháng

jīngtuōchénxiǎng
juànzhěnqièxīnliáng

wànqióngzàibǎiniánshuāngbìncāng

dìngzhījiānyǒuwèizuìwèixiāng

翻译
傍晚时分山间劳作的人们归来,秋日的声息在漫长的夜晚中回荡。
在简陋的居所中摆脱了尘世的烦恼,疲惫的枕头带来清新的凉意。
手持竹杖走过万里路,岁月已让我的双鬓斑白。
我深知闲暇自有其乐趣,不一定非得借酒浇愁才称得上故乡。
注释
山晚:傍晚时分。
樵牧:砍柴放牧的人。
秋声:秋天的声音。
夜长:夜晚漫长。
精庐:简陋的居所。
尘想:尘世的忧虑。
倦枕:疲惫的枕头。
新凉:清新凉爽。
万里:遥远的路程。
筇:竹杖。
百年:一生。
双鬓:两鬓。
定知:深知。
閒有味:闲暇中有乐趣。
醉为乡:借酒消愁当作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晚景,樵夫和牧人在黄昏时分回归,他们的脚步声在秋夜里显得格外清晰。诗人躺在精致的庐舍中,抛弃尘世的烦恼,享受着新鲜的凉意。远处有一根竹筇横跨,岁月悠长,而双鬓却已苍白。这一切都让诗人深刻体会到闲居生活中的美好,不需要借酒浸染来怀念故乡。

诗中通过对山庵秋夕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平静。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一种向往。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瑞迹山

雨过山溪生虎迹,云归岩洞长龙威。

烟钟古寺敲残日,樵笛一声江鸟飞。

(0)

和魏衍三日二首·其一

林花女颊红,春水瓜头绿。

步蹇我三休,来同君一足。

苦嗟所历小,不尽千里目。

暮景向昏鸦,归涂取脩竹。

(0)

赠王聿脩商子常

欲作新诗挑两公,含毫不下思先穷。

贪逢大敌能无惧,彊画脩眉每未工。

畏病忍狂妨痛饮,晚云朝雨滞晴空。

正须好句留春住,可使风飘万点红。

(0)

寄亳州何郎中二首·其二

西原追送未成旬,赫赫传声已迫人。

剩欲抄诗寄来使,尚能拂席致佳宾。

孰知简易归刘向,谁使循良作寇恂。

他日入东专一壑,少留馀地许为邻。

(0)

和董判官寺居作

共作东州客,同栖古寺深。

论交非有旧,不见解相寻。

冷过清明节,悲生故国心。

此身随所寄,未足问升沉。

(0)

酬王立之二首·其一

顿有亭前玉色梅,情知不肯破寒开。

似怜憔悴两公客,独倚东风遣信来。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