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其一》
《秋怀·其一》全文
明 / 李邺嗣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我心悲四序,秋天不可长。

登高莽难辨,中原亦奔茫。

长跪复西向,诸陵黯苍苍。

束发读六经,岂知早投荒。

夜中回月御,若木应可望。

裴回入空巷,旅谷撷满筐。

忆此句践国,霸气久未央。

曾闻采葛妇,悲吟奉吾王。

薄脯临浙水,吾臣泪盈裳。

(0)
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对时局的忧虑。"我心悲四序,秋天不可长",开篇即传达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秋天的短暂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

"登高莽难辨,中原亦奔茫",通过登高远眺,诗人描绘出一片迷茫景象,中原大地动荡不安,寓意国家局势动荡,前途未卜。

"长跪复西向,诸陵黯苍苍",诗人对着西边的陵墓行礼,表达了对故去先人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沉思。

"束发读六经,岂知早投荒",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研读经典,未曾料到会遭遇流离失所的命运,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夜中回月御,若木应可望",夜晚仰望星空,诗人期盼着远方的希望,可能是指对和平统一的向往。

"裴回入空巷,旅谷撷满筐",诗人独自在空巷中徘徊,拾取旅途中的微小收获,生活艰辛可见一斑。

"忆此句践国,霸气久未央",诗人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表达对坚韧不屈精神的敬仰,同时也寓言国家需要振作,恢复往日的荣光。

"曾闻采葛妇,悲吟奉吾王",最后两句引用民间疾苦的典故,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苦难,以及诗人对君主的期待,希望能体恤民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反映了明末清初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作者介绍

李邺嗣
朝代:明

李邺嗣(1622-1680),原名文胤,也作文允,字邺嗣,又字淼亭,以字行,号杲堂,自号东洲遗老。鄞县(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人,宋忠襄公李显忠之后。十二岁能诗,十六为诸生。
猜你喜欢

无题四首·其三

咫尺香闺步懒移,搔头谁理玉蟠螭?

不听小管吹银字,只数回文织锦诗。

得伴有时惟斗草,遣怀无日不弹棋。

鸣鸠乳燕青春晚,谢却繁花几万枝?

(0)

山中夏日

祸福无门祗自寻,始知明哲愿山林。

谁能白首儒衣敝,吟对黄鹂夏木深。

赖有故书堪寓目,已无官事可婴心。

凉风满扇清樽在,只此人生直万金。

(0)

武夷山

南郡名山说武夷,幔亭尚想是秦时。

空中箫管何曾绝,洞里曾孙自不知。

石室尚遗仙蜕骨,棹歌犹唱宋人辞。

山前毛竹如龙箨,笑与壶公作杖骑。

(0)

古别离

阳关古别离,对面折杨柳。

旋踵委道傍,焉得长在手?

丈夫四方志,竭力车马走。

慷慨平生怀,不在然诺后。

倾资铸宝剑,性命同所有。

去去勿复陈,黄金印如斗。

(0)

摸鱼儿.送宋月樵同年之官闽中

记天街一条软绣,马蹄催送归意。

杏花开满旗亭路,又早芦花风起。

人去矣,看一棹秋江,万里还千里。宦游谁比。

有处处青山,题诗选胜,莫厌折腰米。

天涯好,最好武夷仙地。

榕城万绿如水,放衙听鼓何曾惯,且学黄绸拥被。

成卧理,料养鹤调琴,都在红蕉底。

讼庭无事,但竹马骑来,儿童笑说,领略荔枝味。

(0)

忆萝月.自锄明月种梅花图

梨云冻碎,斸得冰痕脆。香影满庭天似水。

此刻嫦娥也睡。一锄鸦嘴轻持,补来篱落横枝。

若问种花年月,除非仙鹤能知。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