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法纬济同学》
《哭法纬济同学》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同出师门愧弟兄,烽烟几岁梦魂惊。

悲离已作他生事,悼往终伤此日情。

白鹤何年归华表,黄岩依旧在湓城。

一杯清茗将双泪,千里遥称妙喜名。

(0)
鉴赏

这首诗《哭法纬济同学》是明代释函是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哀思与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与亡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首联“同出师门愧弟兄,烽烟几岁梦魂惊”,开篇即点明与亡友曾共师门,却因战乱而分离,表达了对亡友的愧疚之情以及对战争年代的深深忧虑。烽烟四起,岁月更迭,梦魂常被惊扰,流露出对动荡时局的无奈与痛心。

颔联“悲离已作他生事,悼往终伤此日情”,进一步深化主题,将离别视为前生注定之事,悼念过去只能伤及今日之情。这种超脱而又深情的表达,既是对亡友离去的哀悼,也是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颈联“白鹤何年归华表,黄岩依旧在湓城”,以白鹤归巢、黄岩依旧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现实。白鹤归巢寓意着生命的轮回,黄岩依旧则暗示着环境的不变,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与对永恒不变的向往。

尾联“一杯清茗将双泪,千里遥称妙喜名”,以一杯清茗与两行泪水的场景,描绘了诗人独自怀念亡友的情景。千里之外,遥寄哀思,以“妙喜”之名寄托对亡友的祝福与怀念,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地,但心系亡友,情感深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时间、空间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哀而不伤、深沉内敛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再次韵后篇戏朱

淙淙雨势欲沈城,衮衮辞源亦对倾。
辟户浑疑云气近,诵诗如在玉壶清。
射知猿臂须穿札,陈怯鱼丽且闭营。
只把两君新句法,为歌丰乐诏诸生。

(0)

再次韵马主簿二首

冥搜成癖漫勤斯,缅想骚人正坐驰。
点化今逢万金剂,神奇蒸出九华芝。
三吴才隽应焚砚,万里风烟尽入诗。
盍与元刘论伯仲,未容郊岛更矜持。

(0)

再题二首

天吴凭怒鼓涛澜,不作闲居卷轴看。
夜半负山谁料得,重来坐失两高寒。

(0)

再镒韵呈杨侍郎

左符得请未逾年,民誉朝评两蔼然。
补衮工夫旧荷橐,承流政绩暂蒲鞭。
周衡可迓须分陕,孔室容窥顾及肩。
侧伫翘材着枚叟,看公亲反汶阳田。

(0)

赠包道二首

吟风啸月是真常,何处无何更有乡。
我与吕仙俱不死,静看乌兔幻炎凉。

(0)

赠课会诸会

岁月翩翩骥受檛,妙年云路不应赊。
手中白羽真穿叶,门外苍槐又著花。
丹灶功成须换骨,天河波浅待乘槎。
雁行看即青冥上,却笑臞儒两鬓华。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