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影金波月浸,歌声玉叶云留。益州风物似扬州。
卓女烧春绿酹。琼树何如锦树,缯楼却赛迷楼。
露桃花下不知秋。正是酒悲时候。
舞影金波月浸,歌声玉叶云留。益州风物似扬州。
卓女烧春绿酹。琼树何如锦树,缯楼却赛迷楼。
露桃花下不知秋。正是酒悲时候。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月夜宴饮的场景,舞姿婆娑,月光如金波浸润,歌声婉转如玉叶随风飘荡。诗人将益州(今成都)的风土人情与繁华富庶的扬州相提并论,提及卓文君的典故,暗示了蜀地的繁华和独特的文化气息。接下来,词人将仙境般的琼树枝叶与人间的锦树相比,又以华丽的缯楼与迷楼相竞,展现了蜀地的奢华景象。
然而,词句转向了更深的情感层面,桃花下的人们沉浸在欢乐中,似乎忘记了时光的流转,不知秋季已至。最后,诗人以“正是酒悲时候”收束,透露出在欢愉背后隐藏的淡淡哀愁,暗示了繁华背后的世事无常和人生的短暂。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展现了明朝杨慎对蜀地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感慨。
学古既到古,反求鉴者难。
见诗未识君,疑生建安前。
海畔岂无家,终难成故山。
得失虽由命,世途多险艰。
我皇追古风,文柄付大贤。
此时如为君,果在甲科间。
晚达多早贵,举世咸为然。
一夕颜却少,虽病心且安。
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烟。
高情懒行乐,花盛仆马前。
归程不淹留,指期到田园。
香醪四邻熟,霜橘千株繁。
肯忆长安夜,论诗风雪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