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挂丹题雁塔中,重来溪上觅筠翁。
相期老眼横摇碧,莫着征衫走软红。
得失漫嗟蝉翼重,才名合见马群空。
三年小试惊人手,未信朱衣也不公。
未挂丹题雁塔中,重来溪上觅筠翁。
相期老眼横摇碧,莫着征衫走软红。
得失漫嗟蝉翼重,才名合见马群空。
三年小试惊人手,未信朱衣也不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叶硕夫南归见贻(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和怀旧之意的诗篇。
"未挂丹题雁塔中",开篇便以壮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雁塔"通常是古代文人聚会、留别的地方,"未挂丹题"则暗示着当时的情谊和承诺尚未完全实现。
"重来溪上觅筠翁",诗人再次回到溪边寻访旧友,这里的“觅”字显示了诗人寻找的不易和迫切之情,"筠翁"则是对朋友的一种亲昵称呼,透露出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感。
"相期老眼横摇碧",这里描绘了一幅景象:两位老友重逢,彼此眼中都含着岁月的沧桑和离别的凄凉。"老眼"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而“横摇碧”则是对那份情谊深厚的描绘。
"莫着征衫走软红",诗人在此劝慰友人不要再穿上征战的衣衫去经历艰难和磨练。"征衫"象征着战争与离别,而“软红”则是对温柔、安逸生活的向往。
"得失漫嗟蝉翼重",诗人感慨万千地思考着过往的成败得失,就如同秋天蝉翼轻盈而又沉重一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某种无奈的情绪。
"才名合见马群空",“才名”指的是诗人的文学才华或声誉,而“马群空”则是比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学界的现状。这句话透露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被充分认可的感慨。
"三年小试惊人手",诗人在这里自豪地宣告自己的才华终于得到了认可。"三年"可能是指某个时期的积累和准备,而“小试”则意味着初次尝试或展示自己实力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
"未信朱衣也不公",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不满和对权贵、功名的质疑。"朱衣"在古代通常是指官员的服饰,这里可能隐喻着对当时社会评判标准的不认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文学才华、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思考。
洛阳丽春色,游侠骋轻肥。
水逐车轮转,尘随马足飞。
云影遥临盖,花气近薰衣。
东郊斗鸡罢,南皮射雉归。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