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楼明月影徘徊,应照沙城骨变灰。
叛将半随胡虏去,寻源谁似汉臣回?
龙媒何日随天仗?苜蓿空看饲老骀。
试听鼓鼙思壮士,始知博望是边材。
驿楼明月影徘徊,应照沙城骨变灰。
叛将半随胡虏去,寻源谁似汉臣回?
龙媒何日随天仗?苜蓿空看饲老骀。
试听鼓鼙思壮士,始知博望是边材。
这首诗《题博望驿》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描绘博望驿的景象与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英雄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首句“驿楼明月影徘徊”,以月光下的驿楼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月影在驿楼旁缓缓移动,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接下来,“应照沙城骨变灰”一句,将目光转向历史,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无数战士的英魂已化为尘土。
“叛将半随胡虏去,寻源谁似汉臣回?”这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提到叛将的背离,后句则赞美了汉臣的忠诚与勇敢。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胜利与失败的深刻思考。
“龙媒何日随天仗?苜蓿空看饲老骀。”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将古代帝王的骏马与普通马匹进行对比,暗喻英雄与平庸之间的差距,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遗憾。
最后,“试听鼓鼙思壮士,始知博望是边材。”诗人通过想象战场上的鼓声和士兵的呐喊,表达了对壮士的怀念,同时也点明了博望驿作为边防重地的历史地位。整首诗在描绘博望驿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鸟啼金井桐,啼声易呜咽。
未若向西风,伤心故宫燕。
白门燕子去秋风,社日年年无不同。
惟有曾栖青璅闼,欲去未去悲西宫。
却忆西宫前岁筑,禁篽勾陈俄仿佛。
不道君王事卧薪,颇闻将作夸神木。
一月宫前才列仗,翠华西去尘飘飏。
虚殿无人燕子来,三春对语雕梁上。
转眼谁知事更非,雕梁藻井似蓬飞。
明岁坏垣春草里,茫茫何处问乌衣。
富池驿边日欲西,甘宁庙前烟欲迷。
双竿半折庙门坏,神鸦散尽风凄凄。
风卷长波舟去急,群鸦飞上樯头立。
送客繇来欢客心,舟上叫舞抛余粒。
估船断绝古祠荒,无复酾酒刳牛羊。
江黄何岁来盗贼,从此神鸦稀食肉。
神鸦有神长忍饥,不向江滩啄人骨。
世人坐老忧妻子,贱隶高官皆尔尔。
门外陆沉曾不知,一室安全辄私喜。
此习难返垂百年,异变方从甲申起。
天怒芟夷事屡经,以死惧民民弗止。
吾子易堂最少年,耻为独善称闾里。
急病让夷心所欢,竟忘身已是贫士。
闻乱辞家更远游,去千仞峰如脱屣。
一揖飘然兄友前,白足麻鞋不回视。
临发诵子《吴越歌》,秋风击动大江水。
古之策杖相追人,意气淋漓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