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豆得乾腊,酾酒莫踟蹰。
奈何置身岩谷其命在庖厨。
不是笼驴炙豕,岂是牛犓鹅胛,此物本清虚。
但束白茅去,安问绿蕉无。人一食,寿百岁,试何如。
陈蕃设脠,相食慢作鲁公书。
皮不必为藻币,肠不足为酒器。
祗噬此些须,客座手能擗,何用倩麻姑。
加豆得乾腊,酾酒莫踟蹰。
奈何置身岩谷其命在庖厨。
不是笼驴炙豕,岂是牛犓鹅胛,此物本清虚。
但束白茅去,安问绿蕉无。人一食,寿百岁,试何如。
陈蕃设脠,相食慢作鲁公书。
皮不必为藻币,肠不足为酒器。
祗噬此些须,客座手能擗,何用倩麻姑。
这首《水调歌头·咏鹿脯》是清代文人毛奇龄所作,通过对鹿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食与健康长寿的追求。首句“加豆得乾腊”形象地写出鹿脯经过腌制后的干燥状态,接下来“酾酒莫踟蹰”则暗示品尝美食时的畅快心情。诗人以鹿脯自比,表达其清淡高洁的品质,“奈何置身岩谷其命在庖厨”寓意其虽身处世俗,但仍保持清高。
“不是笼驴炙豕,岂是牛犓鹅胛”进一步强调鹿脯的与众不同,暗示其珍贵。诗人认为鹿脯的本质是清虚,无需过多装饰,只需简单包裹即可。“但束白茅去,安问绿蕉无”表达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
后半部分,诗人借陈蕃宴客之事,倡导慢慢品味的生活态度,同时指出鹿脯虽普通,却能带来长久的寿命和满足感。“人一食,寿百岁,试何如”表达了对健康长寿的期许。最后两句“皮不必为藻币,肠不足为酒器”,意指鹿脯的价值不在于外表或奢华,而在于其内在的美味和滋养。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鹿脯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展现出诗人对生活品质和健康长寿的追求,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双喜鹊。
几报归期浑错。
尽做旧愁都忘却。
新愁何处著。
瘦雪一痕墙角。
青子已妆残萼。
不道枝头无可落。
东风犹作恶。
秋入鸣皋,爽气飘萧。
挂衣冠、初脱尘劳。
窗间岩岫,看尽昏朝。
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细数闲来,几处村醪。
醉模糊、信手挥毫。
等闲陶写,问甚风骚。
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