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倚阑》
《倚阑》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满庭晴日破朝寒,粥罢披裘小倚栏。

残菊抱丛香欲尽,一株南烛独如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án
sòng / yóu

mǎntíngqíngcháohánzhōuqiúxiǎolán

cánbàocóngxiāngjìnzhūnánzhúdān

注释
满庭:整个庭院。
晴日:晴朗的太阳。
破朝寒:驱散早晨的寒冷。
粥罢:吃完粥后。
披裘:穿着皮衣。
小倚:稍微倚靠。
栏:栏杆。
残菊:凋谢的菊花。
抱丛:簇拥。
香欲尽:香气即将消失。
一株:一棵。
南烛:南天烛,一种植物,又称朱槿。
独如丹:独自鲜艳如丹红。
翻译
阳光洒满庭院,驱散了早晨的寒意,喝完粥后我穿着皮衣稍作倚靠在栏杆上。
凋零的菊花簇拥着残留的香气,即将消逝殆尽,而一株南天烛独自鲜艳如丹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秋日景象。"满庭晴日破朝寒",诗人以早晨的阳光穿透淡淡的寒意,映照在庭院之中,展现了初升阳光带来的温暖与生机。"粥罢披裘小倚栏",诗人喝完粥后,身着皮衣稍作休息,倚靠在栏杆上,流露出闲适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残菊抱丛香欲尽,一株南烛独如丹",则是对眼前景致的细致刻画。"残菊"暗示了季节已近深秋,菊花虽已凋零,但仍散发出残留的香气。"抱丛香欲尽",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即将凋谢的情态。而"一株南烛独如丹",则以南天竹(又称丹桂)的鲜艳红色与之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凸显了秋天的色彩斑斓和孤寂感。

整体来看,陆游的《倚阑》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庭院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淡然闲适又略带寂寥的心境。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贺新郎·怕绿野堂边

怕绿野堂边,刘郎去後,谁伴老裴度。

(0)

点绛唇 访矣存叟南漪钓隐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昼长无侣。
自对黄鹂语。
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
一砚梨花雨。

(0)

菩萨蛮·淡黄斜日留汀草

淡黄斜日留汀草。
檐低半露遥岑小。
病眼不禁愁。
阑干无数秋。
雁声何处落。
旧梦还惊觉。
风重葛衣单。
深山吹笛寒。

(0)

小重山·薄雪初消银月单

薄雪初消银月单。
疏疏浮竹影、矮红阑。
梅花梦事落孤山。
禁人处,霜重鼓声寒。
留取晓来看。
斑帘低小阁、烛花残。
一帆明月去沧湾。
空相忆,雪浪月痕翻。

(0)

临江仙·天宇泬寥山气肃

天宇泬寥山气肃,云寒树立无声。
读书岩下石纵横。
红尘飞不到,溪水自澄清。
疏影暗香沙路古,何妨曳杖间行。
巢林冻雀不曾惊。
晚钟穿翠霭,来共话平生。

(0)

水调歌头·生日重重见

生日重重见,馀闰有新春。
为吾母寿,富贵外物总休论。
且说家怀旧话,教学也曾菽水,亲意尽欣欣。
只此是真乐,乐岂在邦君。
吾二老,常说与,要帘勤。
庐陵几千万户,休戚属儿身。
三瑞堂中绿醑,酿就满城和气,端又属人伦。
吾亦老吾老,谁不敬其亲。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