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万治赴长芦·其二》
《送万治赴长芦·其二》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芦台千里最宜秋,宾客南皮况雅游。

岂但鱼盐容傲吏,宦情何处不沧洲。

(0)
鉴赏

此诗《送万治赴长芦(其二)》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通过对芦台秋景的描绘,以及对友人万治即将前往之地的长芦的想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对旅途的祝愿。

首句“芦台千里最宜秋”,以“芦台”为起点,点明了地点与季节,营造出一幅辽阔而宁静的秋日图景。芦苇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给人以萧瑟而又不失生机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次句“宾客南皮况雅游”,将场景转换至南皮,这里不仅有宾客的聚集,更有高雅的游赏活动。南皮作为地名,本身就带有文人雅士聚会的意味,与前句的“秋”字相呼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友人万治此行将是一次充满文化气息的旅行。

接下来,“岂但鱼盐容傲吏”,这一句转而探讨了万治的身份与性格。在古代,傲吏多指那些不拘小节、敢于直言的官员。此处通过“鱼盐”这一意象,既形象地描绘了万治可能面临的官场环境,也暗含了对其个性的赞赏——即便身处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也能保持独立与清正。

最后,“宦情何处不沧洲”,则表达了对万治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沧洲,常用来比喻隐逸之地或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这句话既是对万治宦途的一种关怀,也是对其内心追求的一种理解与支持。它暗示了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理想与宁静,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沧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友人个性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充满了人文情怀和哲学意味。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桃源八景九首·其一

井脉连江水自清,桥拖岚气碧云凝。

小池洗砚鱼争跃,高树迎轩鹊乱鸣。

径竹日筛金锁碎,坞莲风拂座香馨。

宦园藜杖逍遥后,吟弄松阴一小亭。

(0)

百可亭

咬得菜根方百可,养心寡欲老偏宜。

拔葵世想公仪子,鬻犬谁非吴隐之。

(0)

越溪二首·其一

越溪与文溪,昔日大名齐。

文越不同道,溪流分悟迷。

(0)

南海

百里雷声日夜諠,虎头门外水连天。

分明水国三千界,隐约龙宫十万椽。

鲛室蜃楼胥夹辅,江神河伯总承宣。

日华朝吐乾坤外,宝气光生甲子前。

玉树珊瑚多似米,洞庭彭蠡小如棬。

共期九老丹霄上,还访三神弱水边。

眼孔果从真处得,丹青浪有世间传。

海旁撞著安期老,问我乘桴住海年。

(0)

宋公遗爱祠

懿哉宋公,德大有容。明明在公,耿耿于衷。

民始茅茨,火灾是苦。寔公教之,陶瓦筑堵。

公之去矣,笑色日远。遗爱在人,千载弗谖。

生则君之,死则尸之。君之尸之,民之秉彝。

(0)

卜园居二首·其二

池亭清绝树交加,静爱园居长菜瓜。

饱食太平无一事,不妨闲驾白牛车。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