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秋色初流火,西方月向梧桐堕。
当时欢会草堂前,一月词人满高座。
主人命倒玉缸春,小奴跪进雕盘果。
飞觥授简恣所为,画地书天无不可。
今夜草堂集朋辈,主人安在在驴背。
梧桐未叶月不明,银灯吐焰空相对。
檐头急雨如扬沙,飞向君前作雪花。
雪中旅店关山路,欲梦何门觅君处。
黄金台畔士如云,几许风期得似君。
明朝便奋南溟翼,老夫不勒北山文。
南州秋色初流火,西方月向梧桐堕。
当时欢会草堂前,一月词人满高座。
主人命倒玉缸春,小奴跪进雕盘果。
飞觥授简恣所为,画地书天无不可。
今夜草堂集朋辈,主人安在在驴背。
梧桐未叶月不明,银灯吐焰空相对。
檐头急雨如扬沙,飞向君前作雪花。
雪中旅店关山路,欲梦何门觅君处。
黄金台畔士如云,几许风期得似君。
明朝便奋南溟翼,老夫不勒北山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夜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首句“南州秋色初流火”似乎有些许错乱,应是描述春夜而非秋日,可能为笔误或意象转换。接着,“西方月向梧桐堕”描绘了一幅月光洒落梧桐树下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当时欢会草堂前,一月词人满高座”回忆起往昔在草堂聚会的欢乐场景,满座皆是才华横溢的词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几句“主人命倒玉缸春,小奴跪进雕盘果”,通过主人热情款待、仆人恭敬侍奉的细节,展现了聚会的温馨与和谐。
“飞觥授简恣所为,画地书天无不可”则描绘了大家自由自在、畅所欲言的场景,无论是酒杯的传递还是文字的挥洒,都充满了创造力和自由精神。然而,随着时光流转,聚会的场景变成了“今夜草堂集朋辈,主人安在在驴背”,主人已不在身边,只能独自骑驴远行,暗示了聚会的结束和离别的哀愁。
“梧桐未叶月不明,银灯吐焰空相对”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寂静,月光因梧桐未长叶而显得暗淡,银灯虽明亮,却只能与自己相对,更加凸显了内心的孤寂。随后的“檐头急雨如扬沙,飞向君前作雪花”通过比喻,将雨水比作雪花,形象地描绘了雨点打在屋檐上的情景,同时也象征着离别后思念之情如同雪花般飘散。
最后,“雪中旅店关山路,欲梦何门觅君处”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梦中寻找友人的愿望,但现实中的距离和阻隔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黄金台畔士如云,几许风期得似君”则表达了对友人才华和品格的赞美,以及对与之共度美好时光的珍惜。
“明朝便奋南溟翼,老夫不勒北山文”预示着诗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未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相聚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越山岝㟯凌苍穹,北山独秀誇卧龙。
集贤学士辞青琐,高牙新拥千骑雄。
昼看卧龙峰,夕隐蓬莱宫。
双旌倒影射日红,心闲不厌来山中。
排虚屏障环四封,翠积琉璃千万重。
乍见烟霞西复东,倏听海鼓鸣鼕鼕。
照湖一望光悠溶,寒波百里秋瞳眬。
茂林修竹交青葱,峥嵘楼阁疑天通。
使君况复气摩空,高吟万字才不穷。
醉倒犹索黄金钟,下笔凛凛生清风。
幸当圣世民俗丰,莫惜樽俎频雍容。
但忧政成被追锋,白云幽鸟不得长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