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其一送王叔济》
《临江仙·其一送王叔济》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

画船归去醉歌珠。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秋来乘兴凫趋。

烦君为我问西湖。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

(0)
注释
清标:形容人品高洁,如竹子般清秀。
冰壶:比喻人的品性纯洁,如冰晶般透明。
醉歌珠:酒后唱歌,如明珠般圆润动听。
炯如初:形容月光明亮如初升时。
鸳鹭:水鸟,这里象征伴侣或友人。
结茅:搭建茅草屋,指隐居生活。
翻译
亭亭玉立的身影驱散了傍晚的暑气,心中如冰壶般清澈。
乘坐画船归来,醉意中唱着歌,轻纱般的云彩还未完全消散,残月依然明亮如初。
在鸳鸯和鹭鸟之间,我加快步伐,秋天来临,乘兴而行,像野鸭一样轻快。
劳烦您代我询问西湖,不知在那疏影依依的湖畔,能否容我筑屋居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临江仙·其一·送王叔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之情。

“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开篇两句以冷静的意境展现炎热夏日的消逝,诗人心中的清凉如同一块永不融化的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清高与淡定。

“画船归去醉歌珠。”画舫在波光粼粼中缓缓前行,带着醉意和歌声远去,像是把珍贵的记忆藏于心间,如同宝珠一般难以忘怀。

“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天边的细云似还未散尽,而那轮残月依旧明亮,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

“鸳鹭行间催阔步,秋来乘兴凫趋。”鸳鹭穿梭于水面,与诗人一同感受着秋意的浓郁,似乎在催促着诗人与友人的脚步,加快离别的节奏。

“烦君为我问西湖。”诗人不忍心与西湖这片美丽的景致告别,请求朋友代为询问,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眷恋和留恋。

“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那片有疏影游动的水边,或许能得到允许,在那里安身立命,不问世事,只愿长久地守护这份宁静。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哀被掳妇

当年结发在深闺,岂料人生有别离。

到底不知因色误,马前犹自买胭脂。

(0)

用功成韵赋外舅短项翁

君不见王绩非狂生,笔墨扫尽惟酒经。

又不见志和非漫尉,江湖醉咏渔歌耳。

文章得失两梦事,一醉从渠俱不理。

人间自有行秘书,此翁聊为山泽儒。

平生斟酌自饱满,宁复有欠宁有馀。

可怜蹒跚挽不前,属车岂识从甘泉。

不矜万卷腹空洞,渴梦只恐东溟乾。

莫疑此翁拘器穷,此翁有用非哑钟。

浊醪作贤清作圣,翁不异味同其空。

我方畏缩立下风,伸颈一笑短项逢。

脱冠与翁共醉倒,从人笑此两秃翁。

(0)

题东池

一池寒水绿粼粼,池上初梅白未匀。

谁念酒旗飞动处,唐朝曾住作诗人。

(0)

秋怀

不管秋天阴复晴,秋怀何处不凄清。

江城几夜无佳月,亦有新诗对雨成。

(0)

题汪水云诗卷

禾黍兴悲两鬓皤,千年荆棘几铜驼。

义熙处士流风远,天宝诗人旧恨多。

雨露又新周草木,烟尘空想汉山河。

庾郎谩有江南赋,得似先生醉后歌。

(0)

调笑令·其十离魂记

心素,与谁语。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

精爽随君归去,异时携手重来处。梦觉春风庭户。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