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公亶甫,积德垂仁。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臣。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臣。
这首诗是曹操的《善哉行》,属于魏晋时期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这首诗通过古公亶甫等历史人物,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领袖品质和道德修养的推崇。诗中“积德垂仁”、“哲王于豳”等句子,表达了对古代圣君贤相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领导者应具备的品德和能力的高标准。
在描述伯夷叔齐时,诗人通过“饿殂首山”的意象,传达了他们的高洁节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接着,智哉山甫与宣王的互动,又体现了君臣之间理想的相互作用。
在提及齐桓之霸时,诗中“赖得仲父”的句子,显示了作者对于良师益友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后任竖刁一段,则描绘了一位理想中的政治家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勇形象。
晏子平仲部分,诗人借用积德兼仁之举,表达了对和谐社会关系的追求。而“与世沈德,未必思命”则透露出作者对于道德修养超越生死的深刻理解。
最后,提及仲尼之世,即孔子时代的理想国政,诗人通过“主国为君”,强调了领导者应有的责任和使命。随后的“随制饮酒,扬波使臣”则展示了一种理想中的外交活动,体现了作者对于国际关系处理之艺术的期望。
整首诗以古代圣贤豪杰的事迹,寄寓了曹操个人对于品德修养、政治理念和历史评价的深刻认识。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品行的描述,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理想社会和领导者的向往。
闻君前日来,几时别乡县。
大江咫尺间,无由一相见。
忆昔会皇都,春风二月初。
看花驰骏马,换酒解金鱼。
嬉游凤凰台,纵览鳷鹊观。
兴来动豪吟,落笔词华焕。
欢遇惜未久,暌违似参商。
君先归广海,我独向滁阳。
君今又南还,谓言忆慈母。
朝看庐阜云,暮宿西江雨。
行经十八滩,指日度梅关。
家山应不远,遥见白云山。
山中有仙人,扫花坐磐石。
闻君已归来,携琴喜相即。
授君长生诀,遗君九节蒲。
调笑碧霞里,此乐谁能如。
嗟予久别家,瞻云泪盈袖。
何日承恩回,堂前祝亲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