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盛德篇赠伍侍御》
《盛德篇赠伍侍御》全文
明 / 方献夫   形式: 古风

在昔唐虞称盛德,一心危微慎精一。

予违汝弼臣且都,淫乐逸游君弗咈。

夏禹孜孜施鼓鼗,殷汤从谏亦如尧。

武王下车勤访道,皇皇召公忧旅獒。

猗与成康号至治,六典敷陈百官备。

瞽矇献诵工进规,左史书言右书事。

自从监谤降秦威,汉帝庶几除族诽。

那知言路归台谏,非位不言言者稀。

爰使后王多失德,轮台虽悔夫何益。

城狐社鼠世复纷,仗马一鸣恒见斥。

轫首乘舆能几人,寥寥青史说埋轮。

皂雕独鹘亦何有,补阙拾遗犹仅闻。

伍君才隽名江右,早入乌台纡豸绣。

巡行两广志澄清,察察籍书为所后。

风采如兹今古难,未几入奏侍天颜。

六飞在道豺狼满,危言伫看回丘山。

(0)
鉴赏

此诗《盛德篇赠伍侍御》由明代诗人方献夫所作,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帝王重视谏议、追求盛世的治国理念。

诗中首先提到唐虞时期,帝王以“一心危微慎精一”来表达对国家治理的谨慎与专注。接着列举了夏禹、殷汤、周武王等历代君主,他们或亲自参与政务,或虚心纳谏,体现了古代帝王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视。尤其强调了成康时期的至治,以及六典的制定与百官的完备制度,展示了古代社会的有序与和谐。

诗中还提到了古代谏官的重要性,如“瞽矇献诵工进规,左史书言右书事”,说明了谏议在古代政治中的作用。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谏议的渠道逐渐被限制,言路归于台谏,非其职位者难以发声,导致后世帝王多失德。

最后,诗人以“城狐社鼠世复纷,仗马一鸣恒见斥”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担忧,指出即使有忠言,也往往受到压制。而“轮台虽悔夫何益”则暗示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即便认识到错误,也难以挽回局面。

诗中“未几入奏侍天颜”、“六飞在道豺狼满”等句,表达了对伍侍御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其忠诚与正直品质的期待。伍侍御在两广地区致力于澄清政事,其风采难能可贵,最终得以入奏侍奉天子,但面对豺狼般的政局,其直言敢谏的精神令人敬佩。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古代治国理念的赞美,同时也对现实政治环境提出了警醒,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对公正、正直价值的坚守。

作者介绍

方献夫
朝代:明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猜你喜欢

淡路丸舟中

同洲二帝欲同尊,六客同舟试共论。

人定胜天非浪语,相看应不在多言。

(0)

江鱼少赋者思杜少陵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虽非此江鱼然可与吴郡志所载楝子花开石首来箧中紫被舞三台为对戏赋一诗

腥风吹石首,晓日曝金腮。

不去网三面,竟分羹一杯。

迎船竹笋出,脱絮楝花开。

海错物外贡,时来无弃材。

(0)

风入松.闲适十首·其一

一春常为看花忙。载酒扶航。

阴晴不断西湖路,偏怜山水情常。

杨柳桥边醉月,桃花堤上飞觞。撩人芳草带斜阳。

绿软红香。朝来风雨春无主,眼前彫谢韶光。

烧烛漫浮烟水,高歌且着颠狂。

(0)

婆罗门令.两月来蜀中化为战场,又日夜雨声不绝,楚人云:后土何时而得乾也。山中无歌哭之所,黯此言愁

一番雨、滴心儿醉。番番雨、便滴心儿碎。

雨滴声声,都装在、心儿里。心上雨,干甚些儿事。

今宵雨,声又起。自端阳、已变重阳味。

重阳尚许花将息,将睡也、者天气怎睡。

问天老矣,花也知未。雨自声声未已。流一汪儿水。

是一汪儿泪。

(0)

渡江云·其一咏桂

青琴弹月罢,雾香漠漠,风引到银屏。

麝尘留不住,细结秋心,一半付漂苓。

妆钿剪碎,傍画栏、啼露珠轻。

刚夜凉、碧窗如水,梦共小蟾醒。伶俜。

前身空托,上界曾攀。讶飘云无定。

凭检点、淮南幽怨,人老岩扃。

何因重见仙旗翠,又瑶园、催换新声。

金粉影,相怜愁鬓星星。

(0)

念奴娇·其一

千门明月,天如水,正是人间佳节。

开尽小梅春气透,花烛家家罗列。

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

少年当此,风光真是殊绝。

遥想二十年前,此时此夜,共绾同心结。

窗外冰轮依旧在,玉貌已成长别。

旧著罗衣,不堪触目,洒泪都成血。

细思往事,只添镜里华发。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