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教谕裔关西考试采玉之行》
《送刘教谕裔关西考试采玉之行》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古风

往年采玉于阗东,今年采玉昆山中。

近来苦难得白璧,荆珉燕石常相逢。

世无明眼非无玉,水苍玄英委空谷。

何限瑰奇不见知,岂独骊珠混鱼目。

君不见琥璜在璞未琢磨,云谁识之古卞和。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送刘教谕裔关西考试采玉之行》描绘了采玉者艰辛的寻宝经历。诗的前两句“往年采玉于阗东,今年采玉昆山中”展现了采玉活动的地域变迁,暗示了玉的珍贵和寻找的不易。接着,“近来苦难得白璧,荆珉燕石常相逢”表达了采玉者在众多次尝试中,常常只能得到普通玉石,而真正的好玉(白璧)难以觅得的失望。

诗人进一步感慨,“世无明眼非无玉,水苍玄英委空谷”,暗示了世间缺乏识玉之人,好玉如同明珠沉寂于山谷,未被发掘。他以“何限瑰奇不见知,岂独骊珠混鱼目”强调了珍稀美玉被忽视的现状,暗喻人才被埋没,犹如骊珠(传说中的夜明珠)混杂在鱼目之中,难以辨识。

最后两句“君不见琥璜在璞未琢磨,云谁识之古卞和”,借琥珀未经雕琢的比喻,表达了对刘教谕此次考试及未来能否识才如卞和(发现和氏璧的先贤)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人才的惋惜,也寄予了对识人者的期许。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崇德道中·其三

疏篱遮竹竹难遮,卧向溪流一桁斜。

绿底睡凫应自爱,起来摇翅各成花。

(0)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五高寒堂

下瞰东邻寺,钟声殷两山。

贪吟尝忍冷,薄夜不知还。

(0)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三十五松桥

欲向松间去,梅西竹坞穿。

莫言吟兴在,风雪灞桥边。

(0)

鸥渚偶成二首·其二

去去西南绿筱湾,折旋遵渚又飞还。

轻拳击水纤鳞起,滴沥波明一带间。

(0)

陆严州赴召喜成三诗·其一

精舍欣闻已解骖,风樯不易到江干。

一缄试读幽人语,莫作时情贺礼看。

(0)

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其三

诗卷寻常要往回,今朝却怕此诗来。

只缘快读清凉语,返觉林居有世埃。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