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忘我难,圣人出同忧。
女娲断鳌足,轩辕殛蚩尤。
禹命洪水乂,稷播百谷修。
元德与天通,珍符告帝休。
起皆不得已,本非功业谋。
应龙潜深渊,睢盱寒水秋。
乘时御风雷,雨施化形流。
体异灵气同,默契神变求。
万物忘我难,圣人出同忧。
女娲断鳌足,轩辕殛蚩尤。
禹命洪水乂,稷播百谷修。
元德与天通,珍符告帝休。
起皆不得已,本非功业谋。
应龙潜深渊,睢盱寒水秋。
乘时御风雷,雨施化形流。
体异灵气同,默契神变求。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复的作品,名为《杂诗·其七》。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它通过对古代圣明君主和神话人物的描述,探讨了治国安邦、顺应自然的主题。
首句“万物忘我难”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圣人能够达到与万物为一的境地,这是出自《道德经》中的思想。紧接着,“女娲断鳌足,轩辕殛蚩尤”两句,通过引用古代神话故事,强调了创世者对宇宙秩序的建立,以及轩辕黄帝对后世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禹命洪水乂,稷播百谷修”则是对大禹治水和后稷教农的赞颂,表现了古代圣王对农业与水利工程的重视,以及他们对民生福祉的关怀。这些都是中华文明中对自然顺应与社会治理的深刻认识。
“元德与天通,珍符告帝休”表达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即圣人的道德与天道相通,能够得到天意的指引和赐予。最后几句,“起皆不得已,本非功业谋”说明了这些伟大人物的行为并非出于个人野心或功利,而是基于时代的需要和天命的召唤。
“应龙潜深渊,睢盱寒水秋”等几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顺应自然法则、无为而治哲学思想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无为而治”的哲理。
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钓卷愁丝,冷浮虹气海空明。若耶门闭,扁舟去懒,客思鸥轻。
几度问春,倡红冶翠,空媚阴晴。看真色、千岩一素,天澹无情。醒眼重开,玉钩帘外晓峰青。相扶轻醉,越王台上,更最高层。
锦里风光胜别州,海云寺枕碧江头。
连郊瑞麦青黄秀,绕路鸣泉深浅流。
彩石池边成故事,茂林坡上忆前游。
绿樽好伴衰翁醉,十月残春不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