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思随幽讨,僧堂到夕曛。
晴悬千嶂雨,寒抱一丘云。
草落犹花发,山空自鸟群。
亦知禅寂处,秋色转氛氲。
客思随幽讨,僧堂到夕曛。
晴悬千嶂雨,寒抱一丘云。
草落犹花发,山空自鸟群。
亦知禅寂处,秋色转氛氲。
这首明代诗人皇甫濂的《寻静安寺方丈》描绘了访客在傍晚时分游历寺庙,沉浸在宁静与自然之中的情景。首句“客思随幽讨”表达了访客带着旅人的思绪,深入探寻幽深的寺庙,体现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接着,“僧堂到夕曛”写出了夕阳西下,僧人诵经的禅堂映入眼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晴悬千嶂雨”运用了比喻,形容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峰上,仿佛是悬挂在空中的雨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光影的变化。而“寒抱一丘云”则描绘了山丘被云雾环绕,透露出一股清冷的气息。
“草落犹花发”写出了即使秋季草木凋零,仍有花朵在顽强绽放,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最后,“山空自鸟群”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空旷,只有鸟儿自由飞翔,增添了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静安寺的宁静环境以及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秋色与禅意交融,给人以深远的意境感受。
宿雨起微潦,轻风生早凉。
叶叶一飘蓬,溯浪开晴光。
沿洄几年汎,眼熟云水乡。
常苦乏佳伴,无人与成章。
望望指柏阁,遥遥近溪堂。
南豅在中沚,停篙且翱翔。
进棹君未已,为我达衷肠。
万事本如昨,此适不可忘。
国家翰墨场,用是得多士。
公卿才大夫,大抵每藉此。
其如老伏波,非但一第尔。
众俊路方辟,天地亦清美。
洋洋乃大对,闻者为兴起。
冠冕鸣佩玉,锋镝櫜弓矢。
成康庶几及,武宣不必拟。
目今有舆言,万古有载史。
我来见君行,荣名可以喜。
阔步随春风,东华软红里。
岂无戴在伯,亦有巩仲至。
两贤夙所尚,离怀想憔悴。
吁嗟同窗录,英彦非一二。
或富于词章,或穷于道义。
因君肯相过,重之写吾记。
浮杨清江柁,乃泊高溪地。
停桡倚薰风,班荆坐萧寺。
匆匆复何言,但念宿昔事。
金华紫崔嵬,少小得嬉戏。
星回三十载,前哲日凋坠。
传闻筑新祠,翻覆堪涕泗。
只今台阁尊,源流庶可嗣。
君之内姻亲,伯长最风谊。
还乡一杯酒,多谢熟致意。
朝廷已更化,贤者必征汇。
速下七里滩,得时须得位。
西湖八九月,苏堤赏芙蓉。
艳艳风日美,鲜鲜霜露浓。
今年开最繁,映水自为容。
十里烂成锦,红绿花重重。
钱塘盛吴会,昭代多鼎钟。
游人醉不归,车马如游龙。
里巷达廊庙,歌酒日相从。
千钟不惮费,一笑无留踪。
胜践穷耳目,乐事开心胸。
东游将百年,兵农晏提封。
四境复丰穰,物色近初冬。
作诗代华黍,皇风正时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