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家书二首·其二》
《望家书二首·其二》全文
清 / 金武祥   形式: 古风

远游别吾母,幸从吾父行。

何期又适楚,仍隔三千程。

阿咸镇襄阳,藉慰羁旅情。

一卷纪行诗,寄示原详明。

今春赴三湘,流转何频频。

候已易鹒蟀,书未传鸿鳞。

道路既无阻,久滞知何因。

陟岵屡瞻望,孺慕奚由伸。

浮沈且莫叹,色笑何时亲。

纵有一纸书,琐碎难具陈。

安得缩地方,问对长趋庭。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金武祥所作的《望家书二首(其二)》。诗人远游他乡,与家人相隔遥远,内心充满思念之情。诗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深眷恋和对家书的殷切期盼。

首句“远游别吾母,幸从吾父行”,诗人离家远游,与母亲分别,但幸运的是能与父亲同行。这句透露出诗人对父亲的依赖和对母亲的不舍。

接着,“何期又适楚,仍隔三千程”两句,诗人意外地前往楚地,与家的距离更远了,三千里的路程仿佛将他与亲人彻底隔绝。

“阿咸镇襄阳,藉慰羁旅情”中,“阿咸”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行者,他在襄阳定居,为诗人提供了暂时的慰藉,缓解了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一卷纪行诗,寄示原详明”表明诗人写了一本记录旅行经历的诗集,通过这本诗集向家人传达自己的生活情况和情感。

“今春赴三湘,流转何频频”描述了诗人今年春天前往三湘地区,频繁的迁徙让他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候已易鹒蟀,书未传鸿鳞”暗示时间的流逝,春天已经过去,夏天到来,但家人的回信还未传来,诗人内心焦急。

“道路既无阻,久滞知何因”表达了诗人对长时间滞留不解的原因的疑惑,可能是因为通信不便或其他原因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陟岵屡瞻望,孺慕奚由伸”中,“陟岵”是指登高望远,诗人多次登高眺望家乡,表达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言喻的孝心。

“浮沈且莫叹,色笑何时亲”劝慰自己不要因生活的起伏而叹息,期待着与家人团聚时的笑容和亲密。

最后,“纵有一纸书,琐碎难具陈。安得缩地方,问对长趋庭”表达了即使收到一封简短的家书,也难以完全表达心中的千言万语。诗人渴望能够缩短距离,随时与家人交流,共享天伦之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远离家乡、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作者介绍

金武祥
朝代:清

金武祥(1841——1924)清末藏书家、诗人,原名则仁,字溎生,号粟香,又号菽香,别署一厈山人、水月主人等,江苏常州府江阴县(今江阴市)前周镇大岸村(现属璜土镇)人。江阴金氏明永乐年间由常州迁徙至江阴永陵乡。明启祯年间由大阚迁居大岸村。
猜你喜欢

题韩滉田家风俗图用旧题者韵·其五簸扬

农事合家作,乳子背众前。

大姑待把穗,簸出珠颗圆。

抱哺而并倨,赴时彼何专。

惟是质有礼,熙熙乐逢年。

(0)

登陆

水蒐数日足怡情,正务观河此卜程。

饶是素心喜马便,不无馀兴谓舟轻。

蜗庐蟹舍行行背,白叟黄童处处迎。

顾我几曾恩遍逮,怜他一例戴由诚。

(0)

雪中由玉河泛舟复至玉泉山·其二

林岫已婆娑,汀崖渐委罗。

不梅皆玉蕊,过节又银蛾。

遥浦犹含冻,长源渐涨波。

机声伊轧里,一棹玉河过。

(0)

小宴蒙古诸王公

华节试灯朝,芳筵胜赏饶。

穹庐张日丽,清乐韵风条。

予曰有嘉客,群言戴本朝。

帣韝看相扑,度索起高跳。

百戏欢情洽,千方远意昭。

鱼云过午重,欲绘上元霄。

(0)

泛舟昆明湖遂至玉泉·其三

位置溪村率就成,披来卷轴百千横。

本缘寓重农桑意,引胜还娱揽结情。

(0)

村行口号

铜雀喧鸣熟晚禾,田功颇胜昨经过。

未经更愿还胜此,谓我无厌也任他。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